4月30日南方日报《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广东茂名感恩奋进二周年特别报道》20版。
4月30日南方日报《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广东茂名感恩奋进二周年特别报道》20版。
南海之滨,茂名滨海新区迎来成立13周年,建设日新月异,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次第开花。作为茂名滨海新区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茂名滨海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茂名滨海发展集团”)成立于2019年,是新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核心载体。
打造茂名实施制造业当家的战略高地、“港产城乡”融合发展的港湾新城,是茂名市委赋予滨海新区的发展定位。过去一年“港产城乡”融合发展全面突破,离不开茂名滨海发展集团的深度参与。
秉承着“建设新区、服务新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初心使命,茂名滨海发展集团逐步形成投资贸易、蓝色海洋经济、城乡发展助力、水务、食品、文旅六大业务板块,为茂名滨海新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做强做优主业赋能城乡发展
午后,茂名滨海新区博贺镇西葛村的西葛驿站,沐浴在暖融融的春日阳光里。游客或凭海听风,或拍照打卡,或品尝咖啡甜点,享受休闲时光,驿站里满是欢声笑语。
这里是茂名滨海发展集团深挖地方文旅融合潜力、塑造的城市新名片。驿站还入驻了集团自有品牌“茂八鲜”——茂名滨海新区土特产手信店,为游客提供了一站式购物体验,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
西葛驿站。
西葛驿站。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茂名滨海发展集团深化市场化改革,深挖主营业务潜力,以增量拓展开辟发展空间。其与中石化合作共建新城东路加油站,创新采用“51%控股+股权回购”模式,6月投产后年净利润预计超200万元。该模式为后续横山、新港区、白蕉村加油站项目提供可复制经验,开创国企协同发展新路径。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在社会建设中肩负重任。茂名滨海发展集团作为城市建设主力军,启动新港东路、新城西路及零碳产业园配套道路等核心路网建设工程,通过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助力产城融合。项目力争在年底前实现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乡村环境变美了。
乡村环境变美了。
在电城镇,茂名滨海发展集团主导的茂名滨海新区“百千万工程”补短板项目施工正酣。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人居环境、公共基础设施、产业与治理等方面,加快建设人居环境和谐的美丽城市。
茂名滨海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崇君表示,将继续积极为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及一批重大链主型龙头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同时还积极投入省级生鲜冷链、海洋牧场、渔港经济园区、深水化工码头、集装箱码头、加油加气一体化新能源站及公用管廊等多个重大项目筹划建设,为打造茂名滨海新区集疏运体系及公共服务体系贡献力量。
构筑保障国计民生的“桥头堡”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底板,也是乡村人居环境和乡村建设的最大短板。茂名滨海新区代管电城、博贺两镇,常住人口约20.78万人,人口比较集中,靠近镇的村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范围,大村可以建小厂,不过百人的村子,需要另作考虑。
后岭园村污水处理站。
后岭园村污水处理站。
电城镇后岭园村就是小村代表之一,常住人口45人。茂名滨海发展集团在该村建设了一个小型污水处理站,采用经过“格栅池+水解酸池+提升+地下渗透处理系统+生态消纳”的处理工艺,出水还能用作灌溉。
“以前就是每家有个化粪池就排出了,现在好很多了。”后岭园村村民陈大哥在污水处理站旁边种了1亩多的辣椒,“污水”经过处理后也成了他灌溉的“肥水”。
茂名滨海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通过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对现有老旧设施提升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涉及电城、博贺两镇38条行政村共325条自然村。目前,农污一期已经投入运营,二期总体进度完成了90%。
东湾绿城。
东湾绿城。
在城区,茂名滨海集团主导的东湾绿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已经完成主体建设,全面转入验收阶段。该项目属于省、茂名市棚户区改造的重点项目,计划改造拆迁安置2110户,涉及人数8209人。
4月下旬,茂名滨海发展集团机关办公楼正式乔迁至东湾绿城,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的“磁场效应”进一步释放。目前,茂名滨海发展集团正积极落实茂名滨海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部署,对接安置居民办理入住手续,招商引资,通过与本地商会强强联手,完善小区配套商业生态,致力于将东湾绿城项目打造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优化人才安居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升级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茂八鲜”土特产自营店。
“茂八鲜”土特产自营店。
作为茂名滨海新区唯一持证的生猪屠宰企业,集团下属子公司茂名滨海新区茂八鲜食品有限公司肩负着为辖区内电城、博贺两镇提供放心肉的重任,日均最大生猪屠宰量达150余头。该公司配备自主运营的现代化屠宰场与先进检测中心,通过与多家优质农场、肉商及海鲜供应商建立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实现源头直供。
在文旅板块,茂名滨海发展集团建设运营西葛驿站、博贺美食街滨海印象商业街等多个综合体,一方面丰富了市民生活消费、繁荣夜经济;另一方面解决部分就业,促进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据悉,茂名滨海发展集团将计划投资建设区属综合人民医院、庄山康养中心、生态化公墓等民生项目,持续提升茂名滨海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线样本
打响海洋经济升维战
茂名滨海新区从荒滩起步,凭借天然大港的优势,吸引一批临港产业聚集发展。作为国有企业,茂名滨海发展集团深度参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海洋牧场建设为核心,协同打响海洋经济升维战。
茂名博贺渔港经济区加快建设。
茂名博贺渔港经济区加快建设。
在茂名博贺渔港一侧,渔港经济区一期工程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围堰施工、疏浚吹填等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智慧渔港一体化指挥中心加快调试系统平台。
自2023年博贺渔港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以来,茂名滨海发展集团高效利用4亿各级奖补资金,撬动了40亿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现代化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推动博贺渔业从传统渔业经济向现代化海洋经济转变,推动“港产城乡”融合发展。
博贺渔港经济区一期工程主要是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建设临港码头、渔船泊位、航道疏浚、港区照明等升级改造工程,推动千年渔港高水平扩容提质。二期规划建设渔港综合管理中心、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心、水产品加工标准化厂房等经营性配套设施。
目前,渔港经济区已完成智慧渔港室内装修,部分路网、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和施工招投标准备工作,与3家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
茂名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报告提出,健全海洋经济发展机制,加快推动“海洋牧场+渔港经济区”融合发展,引进一批海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蓝色动能。
海洋牧场迎来丰收。
海洋牧场迎来丰收。
在茂名滨海新区莲头岭南部海域,茂名滨海发展集团启动茂名市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目前已投放60个深水网箱,养殖的金鲳鱼大丰收,2024年产值近2400万元。
据悉,海洋牧场二期将聚焦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及传统渔排“木改塑”项目。茂名滨海发展集团将通过联合专业机构、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及优化建设方案三方面入手,争取本年度新建100格塑胶渔排,完成2600万元的投资目标,在大竹洲岛海域完成50个重力式网箱投放及两个衍架式养殖网箱,形成标准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工作,预计投入约2亿元。
唱响海洋牧歌,在国资国企的助力下,茂名滨海新区正在构建一条从种业、养殖,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海洋经济初具规模。
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杨天耀 吴思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