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你吃完要漱口!它虽好吃,却是个热量“刺客”

广东科普 2025-07-08 20:33

眼下正是山竹上市的季节,

喜欢山竹的小伙伴

已经按捺不住了。

山竹被誉为“水果皇后”,

它拥有紫色的外皮,

白嫩的果肉。

入嘴后饱满多汁,柔软香甜,

还带有独特的香气。

山竹价格不算便宜,

除了好吃,

它有没有什么值得吃的营养?

掰开有黄色“粑粑”还能吃吗?

变透明了还能吃吗?

为什么吃完要漱口?

今天科普君一次过全为你说明白。

01

水果“皇后”的叫法

有科学道理

山竹,又名莽吉柿、山竹子、倒捻子等,为藤黄科藤黄属常绿小乔木植物亚洲山竹树的果实,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一种典型的热带水果。

它有果中“皇后”美称,由于它为藤黄科植物,其分类特征之一是具有退化雄蕊或退化雌蕊特征,也就是山竹可以无性繁殖,雄花只是个摆设,雌花不需要授粉就能自己结果。这种生殖方式叫作无融合生殖,这就意味着其后代是其母树的克隆。

它主要分布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1919年我国台湾首先引种山竹,而后东南沿海省份也相继进行栽培,目前在我国海南、台湾、福建、广东和云南也有种植,海南山竹的果熟期一般为6月至7月。

山竹果实具有皮革般的深紫色外皮,厚度约为0.8厘米至1.1厘米,占果实重量的52%—68%;其坚硬的外壳下藏着雪白的果肉,为可食部,占整个果实的29%—45%,吃起来肉嫩汁多,酸酸甜甜,气味宜人,带有果香和花香,还能制成罐头、果酱、蜜饯、果冻、果汁、糖葫芦等。

02

山竹鲜美多汁

但营养不算突出

山竹有许多健康益处,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控制血糖等作用。其中,α-倒捻子素是山竹果皮中最主要的呫吨酮类化合物,约占总含量的69%,该物质能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鼠伤寒沙门菌、枯草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自己拍的图

自己拍的图

山竹多酚具有抗炎作用,一是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清除过量的过氧化物,抑制其引发炎症反应;二是通过调节机体中炎症相关因子的水平,改善炎症损伤[1]。

在山竹提取物治疗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女性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体重管理和炎症状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山竹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其可能具有控制血糖的作用[2]。果皮提取物中的α-倒捻子素还是一种有效的胰脂肪酶抑制剂,其可能抑制体内脂肪堆积。

虽然山竹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控制血糖价值,但主要归功于山竹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呫吨酮类化合物、花色苷和原花青素等。正常情况下,我们都只吃山竹的果肉,营养价值在水果中并不算突出。

广东科普制图

广东科普制图

我们吃山竹的时候,别太指望靠吃它获得过多营养,就图个口感清爽、美味多汁就好。

03

小心山竹是热量“刺客”

吃完记得要漱口

爱吃山竹的朋友们,建议不要贪嘴,它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热量可不低,每100克中热量为72千卡,比我们日常吃的苹果、葡萄、橙子、桃子、杨梅、草莓等都要高。而且,山竹的糖含量也不低,对于正处于控制体重和减肥阶段的小伙伴不是很友好,1个山竹的可食部约为15克至30克,可得控制好量。

广东科普制图

广东科普制图

正是因为山竹含糖量高,且果肉甜美黏腻,残渣易附着牙齿缝隙。若不及时清洁,很容易成为细菌的 “养料”,让口腔细菌会迅速分解糖分产酸,侵蚀牙釉质,长期易引发龋齿、口气等问题。所以吃完后及时漱口,才能把这份 “甜蜜负担” 带走。

山竹虽然美味,但也不能多吃,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肠胃不适,适量为宜。

04

掰开是这两种情况

可以正常食用

价格不菲的山竹买回家打开可能是有着黄色“粑粑”或者“半透明”的果肉,这样的山竹还能吃吗?

黄色“粑粑”是它的自然属性

上面也说过山竹是藤黄科藤黄属热带植物的果实,一旦“受伤”就会分泌黄色树脂来保护自己,这黄色“粑粑”正是这个种属植物的“个性”,是树脂类物质,也是山竹的自然属性。

干结后会留在果实外皮,不影响果实内部品质;如果树脂流胶渗透到果实里面,吃起来口味会发涩,虽然无害,但不太好吃,可以避开黄染部分食用就好;另外,这些黄色的流胶还可以用作颜料的原材料。如果果肉变黄了,就别吃了。

自己拍的图

自己拍的图

果肉“半透明”更甜

“半透明”果肉的山竹,大家通常会称之为透明肉、玻璃肉、水晶肉,这其实是熟透了。

山竹属于呼吸跃变型热带水果,采摘后果实中丰富的酶类也在积极工作,不断对果肉中的糖分进行酶解,自我催熟;或其运输时间长使其淀粉等多糖转化为葡萄糖等可溶性糖,此刻果肉细胞溶解析出的糖分浓度较高,可能呈现部分透明质感,是可以放心吃的,甚至比正常版吃起来更甜。

自己拍的图

自己拍的图

但不是透明度越高的山竹就越甜,随着储存时间延长,山竹迅速成熟,细胞壁果胶降解,同时缺氧条件下果瓣内部的毛细结构木质化,也会导致山竹果肉转化成大面积透明肉。口感也变得比一般果肉更韧、更硬、更致密(有些也可能会变没那么甜),但是它依然是可以吃的,只是口感不是很好。

如果有以下情况,则建议不要吃。

❌ 有异味:正常的山竹酸甜清香味的,如果有腐烂味、酸臭味或霉味,就不要吃了。

❌ 果肉发黑霉变:果肉发黑或出现黏稠液体,有霉变或腐烂流汁、果瓣松散的情况。

❌ 外观异常:果壳颜色变暗或出现霉斑,果壳变硬或软烂,有挤破、变软流汁甚至腐烂的情况,还有果蒂发黑腐坏等。

05

如何挑选

性价比高的山竹

山竹新不新鲜要看叶子,颜色是青绿色的山竹很新鲜;如果山竹摸着是软的,果子是好的;剥开后果肉是雪白色就会比较好吃。挑选好山竹要看这些:

看“屁屁”

上面藏着挑选优质山竹的“密码”,每一个山竹底部都有花朵形状的脐蒂,“花瓣”数量就是果肉的瓣数了,一般是4片至7片,可以挑选瓣数多的。

自己拍的图

自己拍的图

看外

先看果柄和萼片,颜色比较绿表示果实比较新鲜,如果萼片发黑或枯黄色,就是不怎么新鲜了。再看果壳,颜色为紫红色,且捏一捏有弹性的,说明还比较新鲜;果壳呈棕褐色、捏不动就是不怎么新鲜了。因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壳会脱水,并且逐渐生成越来越多的木质素,也就变得越来越硬。

有一片萼片变枯黄色了 自己拍的图

有一片萼片变枯黄色了  自己拍的图

看大小

按照《GB/T41625-2022山竹质量等级》中将山竹分为3个等级,包括大果(L)、中果(M)、小果(S),其中大果单果重量>100克、中果为75克至100克、小果为50克至75克。

市面上商家主要根据山竹按照大小、品质、重量分为不同的等级,如2A是小果;3A、4A是中果;5A、6A是大果,数字越大品质越好。

最后附赠一个知识点

↓↓↓

山竹怎么贮藏

山竹属于热带水果,买回来还是建议要低温贮藏。因为山竹采摘后极易出现果壳木质化和褐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壳和果肉都会发生变化,持续代谢消耗营养物质,品质逐渐劣变。别存放太久,最多一周内吃完。

部分图片已获授权,转载请勿使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