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点赞!解决“关键小事”,禅城南庄有大智慧

作者 罗湛贤 2025-07-07 15:04

设立居民善治议事平台,首创小区“外卖接驳专车”,解决外卖配送“最后一百米”难题……

日前,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绿岛社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举措,被《人民日报》头版聚焦报道,生动展现了当地创新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在多元诉求中寻求平衡的实践大智慧。

社区微创新打通“最后一百米”

4月初,绿岛社区“善治合伙人”议事平台“智汇星期五”活动走进美团外卖配送点,倾听外卖骑手、业主居民的诉求。

外卖骑手普遍反映:因为电动车禁止进入小区,只能在小区内步行送餐,效率低,费时费力。而群众则担心:外卖骑手的电动车呼啸而过,会对小区安全带来风险。

不久后,绿岛社区以檀悦小区为试点,投放了首批爱心共享单车,并免费提供给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使用,这个小小的创新,有效解决了“最后一百米”的配送难题,成为全区首个“骑手友好小区”。

南庄绿岛社区以檀悦小区为试点,投放了首批爱心共享单车。

南庄绿岛社区以檀悦小区为试点,投放了首批爱心共享单车。

以骑手友好社区建设为抓手,南庄还全方位营造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友好场景,实现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与助力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

在檀悦小区,这里有专供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使用的“暖蜂驿站”,服务项目包括饮水供应、临时休息、手机充电、图书阅读及紧急医疗等。

同时,充分发挥骑手小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职业优势,南庄组建了“骑心协力”志愿服务队绿岛分队,通过开展系统化的急救知识培训,让骑手们将急救服务巧妙融入日常配送路线之中,使他们成为守护社区的“流动急救站”。

禅城首个“骑手友好小区”落地南庄。

禅城首个“骑手友好小区”落地南庄。

智慧在基层。在南庄,社区积极创新探索着力为治理破题、令群众舒心。

去年,南庄积极探索公用房活化管理机制改革,并以绿岛社区誉湖小区公用房为试点,引入了桐花益家通识科普服务中心,推动全区首个“公益+市场”活化的社区公用房项目落地见效。

这里原是小区公共配套用房,因长期闲置、缺乏管理,渗水严重。去年10月以来,南庄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其改造盘活,让“吃灰房”成为居民公共文化活动的好去处。

“以前没事就在家发呆,现在能来这儿和老友记学习唱歌跳舞,生活有意思多了!”每天,在桐花益家通识科普服务中心,数十位居民如约相聚于此,学习古琴、书法、声乐、舞蹈等技能课程,其乐融融。

找准堵点难点推进民生实事

本次《人民日报》的报道,重点关注各地各部门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扎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做法举措,南庄的探索实践正是典型案例之一。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南庄坚持开门教育,将学习教育紧密贯穿于解决民生难题的全过程,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禅西中心化、精密智造园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南庄找准制约发展的堵点难点,重点推进人民群众可见可感可及的各项民生实事、微实事。

南庄“以社养社”空间活化项目,引入社区合伙人,丰富群众服务供给。

南庄“以社养社”空间活化项目,引入社区合伙人,丰富群众服务供给。

比如,南庄镇颐老院提质改造项目,为入住老人提供优质生活环境;“以社养社”空间活化项目,引入社区合伙人,丰富群众服务供给;吉利工业园综合提升改造工程,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赋能“她”成长,40+女性提质增能项目,上半年共开展12场学习培训活动,惠及人数超2270人。

下一步,南庄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扎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把“为民情怀”化为实际行动,把“群众满意”作为作风建设的检验标准。

采写:南方+记者 罗湛贤

通讯员 王远航

编辑 梁彩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