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了,这个TA不是crush,这个“贴贴”也不是你想的贴贴——
7月10日是东莞人三伏天灸的首贴日,当然是和天灸“贴贴”啦!
被高温包裹的三伏天,东莞人热得团团转,什么蓬松高颅顶、气质冷白皮,广东天气让你秒变塌颅顶、黑上几度。网友表示,广东天气让王安宇变王安全,如果你在广东的帅哥美女是真的帅,因为他们离开广东会再美上几个度!
高温虽然难受,但也确实难受。不过我们老祖宗却发现了其中的智慧——中医文化讲究养生要“顺时”,三伏天是不可错过的黄金调理期:
一年之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此时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新陈代谢旺盛,这时候做养生,事半功倍!
今年将打破2015年以来持续十年的“加长版”模式,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整个三伏天仅30天,成为十年以来“最短三伏”。快来跟小南一起打卡“祖宗严选”——天灸,快乐“贴贴”。
有哪些症状的人适合贴三伏天天灸呢?东莞市莞城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熊峻介绍,天灸适合过敏性鼻炎、哮喘、久咳、虚人感冒、肾虚腰痛、手足冰冷、月经不调等虚寒性疾病。
天灸首贴日,小南来到医院体验,整个过程非常顺畅,挂号、排队、贴敷天灸、走人,几分钟就搞定了,非常适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打工人。
“贴敷天灸深受‘一老一小’群体的喜爱,三伏天来体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熊峻说。
天灸贴敷过程中感觉辣辣的,贴药后,贴药位置发红,小南并无感到不适。贴药时间从半个小时至二小时不等。
熊峻表示,三伏天灸贴敷后的辣感由药物成分、皮肤反应及中医“温阳”效应等因素共同导致:一是天灸借“发泡灸”原理,以药物温热特性驱寒湿、瘀堵,辣感是阳气振奋、寒邪外排的表现,契合“冬病夏治”理念;二是贴敷特定穴位,这些区域与内脏反射相关,刺激后可能经经络传导产生深层热感。
“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肿、小水泡、轻度热痛感属正常现象,请勿抓挠。如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皮肤过敏、发热等,请及时到医院就诊。”熊峻提醒。
天灸知多D:
今年天灸的时间:
初伏加强: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
初伏:2025年7月20日(星期日)
中伏:2025年7月30日(星期三)
末伏:2025年8月9日(星期六)
末伏加强:2025年8月19日(星期二)
重点推荐: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4)消化道疾病,如虚寒性胃痛、慢性结肠炎;
(5)骨关节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孕妇、皮肤过敏者、溃疡、实热症者慎用或禁用。
注意事项:
贴药处要避免挤压。“天灸”当天,10小时内不要让贴药处碰冷水,并且不要吃辛辣和寒冷生冷之物。遇到起水泡,可以回医院处理。如果自行处理,则必须注意要用消毒过的针将水泡挑破。排出液体后,要涂上龙胆紫,再覆盖消毒纱块,或者搽烫伤软膏,防止局部感染。个别人出现皮肤过敏,则可搽抗过敏药膏,并要注意戒食鱼虾、鸡等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等。
撰文/摄影:郑家琪 王颖
统筹:欧雅琴
部分图片来源魅力万江、荔香大朗、东莞沙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