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全体消防指战员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7月3日,阳江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传播党的声音 讲好消防故事”典型宣讲报告会,支队在家党委成员、机关科室负责人、各大队站主官在主会场参会,基层队站除执勤值班外的指战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报告会中,宣讲员郭一璋深情回顾了2020年阳春高速路危化品泄漏爆炸事故中的生死救援。面对两车追尾、危化品泄漏、罐体随时爆炸的“火场炸弹”,他与指导员高喊“党员上!”带头冲入烈焰,在高温灼烤下徒手关阀堵漏,以毫米级精度操作扩张器转移被困者。历经26小时鏖战,成功化解“链式爆炸”危机。
李鹏程以《两顶头盔,一腔忠诚》为题,通过“两顶特殊头盔”的生死故事,诠释了消防队伍对党忠诚的炽热信仰。第一顶头盔见证了2018年特大暴雨中的惊险瞬间:指导员在洪流中托举婴儿时被浪头吞没,呛水负伤仍死死护住孩子,用“随时准备牺牲一切”的誓言践行入党初心;第二顶变形的头盔则属于牺牲的战友王浩——在江苏化工厂爆炸的800度火场中,他逆行折返救出被困群众,生命最后一刻仍保持着守护姿态。
林良伟以《用生命守护生命,以忠诚铸就担当》为题,通过三重维度诠释消防员的忠诚内核。他首先还原了阳东区北惯镇工业园硅胶厂大火救援的生死16小时:在毒烟弥漫、能见度为零的火场中,队员们忍着剧痛摸索搜救,成功救出被困工友后,家属的泪水与感激让他顿悟“用血肉之躯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的使命真谛。随后,他以新兵应鸿从“火场颤抖”到“独当一面”的蝶变,展现烈火淬炼的传承力量;更以老兵梁班长带队攀20层高楼、徒手撕开生命通道的壮举,凸显“科技装备可升级,赤胆忠心永不可替代”的信念。
张汶河以《逐梦火焰蓝 丹心保平安》为题,通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液化天然气槽罐车泄漏救援,诠释了消防员对党忠诚、守护平安的铮铮誓言。他回忆2023年5月沈海高速事故现场:侧翻罐车内存有20吨液化天然气,爆炸当量相当于80吨TNT,他与队友在400米警戒线外轮番值守,顶着烈日暴雨连续4天不间断降温,夜间露宿高速路肩,蚊虫叮咬与疲惫交织中仍保持高度警戒。当泄漏气体突发轰燃、蘑菇云腾空而起时,他主动请缨持水枪抵近罐体5米处掩护专家灌注液氮,2小时生死鏖战终化险为夷。
邓自豪以《夜空中最亮的星》为题,通过抗洪抢险与液氨泄漏救援的生死考验,诠释了共产党员“危难时刻显担当”的忠诚本色。2023年台风“海葵”肆虐时,他在漠阳江洪流中六进六出,架设“生命绳桥”转移被困群众。怀抱瑟瑟发抖的孩子逆流而行时,他咬牙许下“能!抱紧叔叔!”的承诺,用血肉之躯筑起抗洪堤坝。而2025年冷链仓库液氨泄漏事故中,他更以党员突击队员身份六次冲入毒雾核心区,在呼吸面罩结冰、视线模糊的绝境中,凭借肌肉记忆精准关闭泄漏阀门。
黄克诚以《厉兵秣马守岁月,赴汤蹈火护山河》为题,用朴实语言勾勒出消防员“平凡中的伟大”。他以海陵大队的日常为切口:清晨检查器材时工整如军令的记录本、午后训练场上重复千遍的水带连接声、深夜盯着监控屏幕的守夜人,这些“琐碎到隐形”的坚守,被他称为“把枯燥熬成可靠”的使命。
李家达以《我是一名党员班长》为题,用2555个日夜的坚守诠释“火焰蓝”的忠诚内核。他以七年前从“灭火新兵”到“生命守护者”的蝶变为主线,讲述了河南柘城火光、方城英才宿舍焦烟等重大救援中的生死瞬间。
林冬怡以《守护背后的“生命线”》为题,揭开了消防救援战场上“幕后账本”的精密运转。她以财务工作者的视角,展现了“分毫不差”的使命担当:从一张打印纸的采购到百万级消防车的配置,每一笔经费支出都承载着“为前线多添一具灭火器、为战友多备一套防护装”的重量。
此次宣讲报告会既是一堂生动的党课,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阳江消防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以“火焰蓝”的忠诚与担当,为阳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撰文:巫雅柠 韦智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