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花都区赤泥镇竹洞村,成片的翠竹与白墙黛瓦的民居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乡村风貌。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里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来到村民吴锦洪的庭院,该庭院位于村巷深处,距离村委约十分钟路程。步入庭院,一条柏油路将园区分为两部分。右侧是挂满果实的嘉宝果树,左侧则栽种着造型古朴的罗汉松。园内还种植了九里香、紫薇花,以及万千紫红、泰国三角梅、西班牙橄榄、黑骨茶等多种苗木,形成丰富的景观。
庭院深处是吴锦洪精心打造的盆景区,以罗汉松盆景为主。这些盆景经过艺术修剪,形态各异。吴锦洪介绍,打造这个盆景庭院历时三年,于2020年对外开放。部分苗木是他亲手栽培,部分则从外地引进。
对吴锦洪而言,庭院不仅是个人爱好,更承载着带动村民致富的愿望。竹洞村有百年盆景历史,吴锦洪主动学习盆景造型技术,并传授给村民。如今,村里家家户户种植盆景,产业兴旺,周末游客络绎不绝。
庭院深处的假山鱼池区域,由吴锦洪的妻子负责打理。这里绿植环绕,设有小石桥、紫薇花树和休憩的石板。周末,吴锦洪常带着孩子在此玩耍。庭院也是家人和亲友相聚的场所,村民闲暇时也喜欢来此喝茶聊天。
“我最喜欢的,便是一家人坐在庭院里看云卷云舒,赏满院绿色。”吴锦洪说,这里,不仅是家人共享亲子时光的温馨之地,更是竹洞村烟火气的生动缩影。
当城市的喧嚣被万亩竹海过滤,吴锦洪的庭院宛如一枚活的行走招牌,诉说着岭南乡村振兴的乡韵,在这里不但看到竹影婆娑的诗意,盆景雕琢的匠心,还能看到夫妻相守、村民相携的温柔烟火。
南方+记者 黄楚旋
通讯员 花都区作家协会 王敏 花都区妇联
供图 花都区摄影家协会 麦铭忠 苏彩红 周洁萍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叶颖诗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