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世界冠军!他的金牌之路,从佛山开始

青春佛山 2024-09-24 19:08

从中职生到世界冠军?

他一步一步,踏踏实实

从佛山南海,走向世界

他就是

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吴龙辉!

披上国旗,冲上奖台,接过金牌……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南信2020届毕业生、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生吴龙辉,携手队友刘富强,在本届大赛新增的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比赛中一举夺金

吴龙辉获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金牌。

吴龙辉获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金牌。

历尽险阻 参赛即夺冠 

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是本届世赛新增项目,代表中国参赛的刘富强和吴龙辉,尽管中途遇到系统崩溃等情况,但最终凭借高超技艺和沉稳心态克服困难,做出来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装产线效率最高,整个任务运行仅需22秒,比其他队伍的产线要快约7秒。两人最终为国家夺下一枚宝贵的金牌,实现“参赛即夺冠”。

吴龙辉和刘富强表示,“通过技能的提升,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自信。希望能让更多的青年学子能够体验到技能提升带来的自信。”

吴龙辉(左一)获得学校表彰。

吴龙辉(左一)获得学校表彰。

一技之长 梦想起航

吴龙辉回到母校南信。

吴龙辉回到母校南信。

回到熟悉的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勾起了吴龙辉深深的回忆。“佛山南信是我追逐梦想的起点。”吴龙辉回忆自己成才之路,从懵懂的少年到参加市、省、国家级各类竞赛,这一路走来,不仅练就了他过硬的技能,也历练出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他表示,那些与班主任李风、辅导老师蔡康强、李勇文在机房里奋斗的日与夜,那些在赛场上的激烈角逐,都是他站上“世界之巅”的宝贵经历。

吴龙辉分享他勇夺世界冠军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吴龙辉分享他勇夺世界冠军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2017年,吴龙辉从西樵中学毕业后,入读南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刚入学时,吴龙辉性格内敛。在老师的鼓励下,他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并主动承担班级和宿舍的管理工作,逐渐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学生。

在学校机器人竞赛队选拔过程中,吴龙辉凭着遇事沉稳、不骄不躁的性格,赢得了指导老师蔡康强、李勇文的青睐。“我印象中吴龙辉勤奋好学,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很强,悟性也很高,许多知识一点即通。”蔡康强老师说,吴龙辉遇到问题有一股“不解决不罢休”的韧劲,别人休息时他主动加练,并在训练时不断尝试、精益求精,往往有自己独到的想法。

吴龙辉在南信竞赛队训练。

吴龙辉在南信竞赛队训练。

勇攀高峰 不负青春

在浓厚的学校竞赛氛围和完善的培养机制下,吴龙辉凭借对技能的强烈求知欲,全身心投入一次次备赛中,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也得到快速提升。

吴龙辉屡次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他代表佛山市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器人应用项目并夺得一等奖。2019年,他更是代表广东省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中勇夺全国一等奖。

吴龙辉(左3)获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吴龙辉(左3)获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吴龙辉无数日夜的辛勤付出。他坦言,为了获得职业竞赛的最高荣誉,他不惜花一年时间进行训练,不断钻研模拟竞赛中的各种细节。“虽然训练过程很辛苦,但我乐在其中。成绩是奋斗出来的,我不会骄傲,我要一直努力,把自己的将来掌握在手上。”

由于在校期间表现突出,吴龙辉先后被授予“佛山市优秀学生”和南海区南商基金“有为学生奖”称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

荣耀加冕“世界之巅”

2020年毕业时,指导老师觉得像吴龙辉这么优秀的选手,完全有可能实现更高的梦想,于是推荐他进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深造。

同年12月,吴龙辉凭着扎实的基础和过硬的实力,代表广东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以卓越表现获得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金牌,晋升高级技师,荣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广东省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可谓硕果累累。

吴龙辉(左)获全国第一届(2020年)职业技能大赛金牌。

吴龙辉(左)获全国第一届(2020年)职业技能大赛金牌。

今年9月,在万里之外的法国里昂,吴龙辉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再次证明了自己,用技能为国争光。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一技之长,能动天下!他还寄语学弟学妹们珍惜把握学习技能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广阔的平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今年9月,吴龙辉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比赛。

佛山“智造”  培养人才

像吴龙辉这样的创客人才,在佛山还会有很多。去年,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年广东省中小学“优秀创客教育空间”获奖名单佛山13个优秀创客教育空间上榜,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高度重视以创新创造教育为主要抓手的“大科学”教育工作,以中小学创客教育空间建设和应用为突破口,紧紧围绕环境空间、基础设施、保障机制、特色应用、课程开发、活动开展等方面,广泛开展基于中小学创客教育空间的常态化、系列化创新实践活动,对于深入推进教育“双减”下的科学教育加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实践型的创新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