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布局新技术不是为了在1~2年内赚钱,而是希望为未来8-10年做好技术储备。”早前,佛山市政协调研组前往广东金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戈新材料”)调研时,该公司董事长黄超亮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每一间实验室。在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荣誉光环之外,黄超亮最引以为傲的是公司硬核的研发实力与前瞻的技术布局。
金戈新材料位于佛山三水,从阻燃剂起家,一步步成长为新材料细分赛道的龙头,其导热剂、吸波材料广泛应用在手机、汽车、通讯、新能源工程当中,抓住了一个又一个“风口”。
对企业来说,研发创新是一场“长跑”,投入产出的收效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当风口来临时,今天的爆发,可能源自于数年前的布局。
广东金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场景。企业供图
广东金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场景。企业供图
沿着产业链向新
技术转型“水到渠成”
从追赶者到引领者,从传统制造到新材料行业“小巨人”,金戈新材料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坚定前行。
金戈新材料专注于功能性粉体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3个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00亩,目前年产量超4万吨。核心产品有导热剂、阻燃剂、导热吸波剂,适用于有机硅、聚氨酯、环氧、丙烯酸、塑料等各类高分子材料中,终端应用涉及5G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消费电子、智能家居、轨道交通等领域。
回顾发展壮大的历程,金戈新材料实现了从传统材料到新材料的跨越。
2012年,金戈新材料注册落地,主要从事阻燃剂生产。但是,阻燃剂工艺技术门槛不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蓝海”很快就变成了“红海”。彼时,金戈新材料便开始寻找转型方向。“恰好在与一位客户的交谈过程中,对方提出希望我们生产导热剂,经过市场调研,彼时国内尚没有企业生产导热剂。”黄超亮说。
随后,公司瞄准集成电路散热领域,成为首个将国产氧化铝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的企业,并由此集中攻关导热剂产品。由于粉体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存在共通性,因此即便面对阻燃剂与导热剂这两个应用场景完全不同的领域,公司的转型也是“水到渠成”。如今,导热剂在公司营收规模里占比超过2/3。
此后,金戈新材料乘着新能源的“东风”,开启了第二次快速增长。2018年前后,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公司导热材料成功打入了新能源汽车、5G技术、新型储能等市场。以新能源车为例,传动系统与传统油车相比,增加了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系统”,加之现在新能源车向轻量化发展,对导热剂研发提出新要求。基于此,金戈新材料的代表产品也从最初的灌封胶、垫片用导热剂,进一步扩展到如今的结构胶、凝胶用导热剂,新产品产值保持较快增长,成为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技术的发展,这款产品在未来的10年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
广东金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开展材料研发工作。企业供图
广东金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正在开展材料研发工作。企业供图
为未来10年布局
每年科研项目投入超千万
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推广普及,公司顺势又开辟了导热吸波材料的“新赛道”,打造了“第三增长曲线”。
“从战略定位来看,吸波材料是我们面向未来5—10年的前瞻布局。”黄超亮表示,目前,该款产品已应用于5G基站建设当中;未来随着5G商用的持续推进,市场需要能够满足电子产品散热与电磁屏蔽需求的新型导热材料,尤其是当手机进入5G乃至6G时代,产品功率很大,必须依靠功能性材料,而非依靠物理方式阻隔电磁波之间的干扰。可以说,吸波材料发展前景广阔。
为了支撑企业创新发展,公司建设的研发中心占地3000平方米,配备了200余台(套)专业的粉体应用开发设备、性能检测设备等。拥有研发人员70余人,形成了一支以博士为带头人、硕士为骨干的专业、高效、素质精良的研发团队。每年,公司投入超千万元资金推进科研项目,并且与华南理工大学、佛山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前沿研究,不断推出新产品。
目前,金戈新材料在行业内已经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迄今已先后获得50多项荣誉,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广东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等。
撰文:华声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