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一人住院,全家奔波”,东莞“免陪照护”服务来了!

健康东莞 2025-02-22 17:09

家人生病住院,家属忙于工作,陪床就成了“老大难”。患者在院期间的生活照护,不属于医生护士的工作范畴,一直以来都由家属负责,往往“一人住院全家忙”。

如何纾解这一难题?东莞尝试给出答案。2月21日,省医政基层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东莞在会议上分享了“免陪照护”试点服务探索的独特经验,得到了兄弟城市的肯定。通过多学科、多部门联手,东莞市人民医院将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护有机结合,“解放”了有心无力的家属,提升了照护质量。

让患者和家属更舒心

来自大朗镇的张先生今年65岁,前段时间因脊髓损伤导致截瘫,正常生活受到不小影响。因他的老伴身体状况也不好,张先生决定住进“免陪照护病房”。

“我觉得挺好。一来不用麻烦家里人,二来我也清静。白天想休息一下,病房不吵闹、能睡得着。整个治疗过程感觉很安心。”张先生表示。

“一人住院,全家忙得团团转”,这是很多患者在住院时面临的实际情况。为有效破解痛点难点,东莞将“建立医疗护理员管理制度体系”纳入五项“民生微改革” 之一。2024年10月,在东莞市卫生健康局指导下,东莞市人民医院成立“免陪照护病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该项目纳入“一把手”工程,由护理部牵头,医务科、总务科、营养科等部门共同参与,在全市率先推出高依赖患者“免陪照护病房”。

“传统的家属陪护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患者的需求逐渐从单纯的疾病治疗向疾病全周期的整体需求转变。”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依赖病房(HDU)是一种新型的重症患者康复单元,为需要中度监护和治疗的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支持。

与传统模式相比,“免陪照护病房”建立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和弹性调配制度,实施护士与医疗护理员“双轨协同”机制,由医疗护理员承担生活照护,护士专注专业护理和病情观察,二者紧密协作,共同解决患者的多样化护理需求,实现无家属陪护或家属“陪而不护”。

细微处更显服务温度

“免陪照护病房”如何让患者和家属都放心?

据介绍,东莞市人民医院创新模式,根据高依赖病房病种分布、患者病情和护理工作量,配置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的护士,配备具有重症监护经验的责任护士;同时建立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和弹性调配制度,优先保障护士人力配备,满足临床护理和“无陪护”服务需求。

在新模式下,“免陪照护病房”的护士与医疗护理员合理分工、紧密协作,共同应对患者的多样化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这种跨领域的合作,让护士能够更加专注于患者的专业护理和病情观察,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同时,为确保“免陪照护病房”的顺利运行,医院积极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技工院校对接,引进年轻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医疗护理员队伍,并制定《医疗护理员层级培训清单》,对护理员进行基础、通识和专科培训三个维度的分层分类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定期为护理员提供在职“回炉”培训,确保照护服务水平与医院、患者需求相匹配。

为了提升护理服务的温度,医院还研发了医疗护理员信息化行为管理系统,如交接班、家属视频沟通、每日工作任务清单、满意度调研等,强化对医疗护理员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印发分级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医疗护理员进行绩效评估,激励工作积极性;医疗护理员提供关爱陪护、健康教育、心理慰藉和协助进行基本的功能锻炼,于细微处温暖患者。

此外,医院还实施专人管理,多部门联动合作为患者提供在线便捷订餐、统一配送餐服务,更显便利体贴。

有效缓解家庭照护压力

“免陪照护病房”降低了家属们的陪护焦虑,也有效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2025年伊始,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就将“免陪照护试点行动”列为广东卫生健康领域十大便民惠民行动之一,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服务。

东莞探路成效显著。据介绍,东莞市人民医院明确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如原病情较重高度依赖患者)每日陪护费用需270元/天(“一对一”),建立“免陪照护病房”后,采取“一对多”的(集中照护)服务模式能满足患者的照护需求,每人每日陪护费用降至150元/天。

“根据测算,我们实施‘(高度依赖患者)免陪照护病房’后,平均每月每名患者费用由约8100元下降至约4500元。”东莞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措施让患者和家属满意度达100%。同时,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护的有机结合,更利于患者规范化治疗,促进快速康复,降低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几率。

未来,东莞市人民医院将健全“免陪照护”的多元化医疗护理机制,逐步扩大“免陪照护病房”试点规模,以更优质的服务为患者家属解决“照护之忧”。

该(院)负责人表示,通过打造“专业有深度、服务有温度、管理有精度”的免陪照护服务体系,医院将持续提升精细服务和人文关爱,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

南方+记者 欧雅琴

图片来源 东莞市人民医院

编辑 黎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