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这样一个场景:课堂上,师生聚焦数学问题,自主开展推理与验证;与国内外知名数学家面对面,分享前沿理论;走进顶尖企业观摩产学研融合一线,探究数学在先进制造业中的身影。
而随着下课铃声响起,上一秒还沉浸在数学海洋中的孩子们,下一秒便冲向操场,在自由奔跑跳跃中用汗水浸湿衣衫,用最直接、最纯粹的运动释放压力、愉悦身心。
随着日前顺德区北滘镇发布《“数学小镇”建设方案》(下称《建设方案》)、《中小学生“大体育”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北滘不仅将让每一名中小学生都能享受数学乐趣、释放运动天性,更首创性地将数学纳入镇域发展战略。
新一轮镇域教育重大变革,正在北滘悄然上演。
超越“平均”
聘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谈胜利、熊斌教授,建设“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引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竞赛团队资源……可以说,北滘“数学小镇”自问世以来,便配齐了国内数学领域的顶尖资源。
北滘聘请华东师范大学谈胜利教授为“数学小镇”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北滘宣办供图
北滘聘请华东师范大学谈胜利教授为“数学小镇”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北滘宣办供图
“北滘打造‘数学小镇’的核心目标,就是积极探索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新途径,努力为国家发掘、培养、输送、造就一大批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北滘镇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傅斌说。
而在本次发布的《建设方案》中,北滘则进一步将“数学小镇”建设细化为八大举措,包括成立数学“少科院”、培育数学“名师团”、引入数学“大咖秀”、实践数学“微积累”、创设数学“挑战赛”、建设数学“实验室”、开展数学“夏令营”、深化数学“产学研”,构建起特色鲜明的镇域数学教育生态系统。
“很多人一听到‘拔尖人才培养’,就以为是搞‘竞赛生圈子’,甚至是‘掐尖’,这是对北滘打造‘数学小镇’的误读。”傅斌表示,数学是国家“强基计划”中的重点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更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石,“在北滘‘数学小镇’里,每一名中小学生都能享受到高水平数学教育资源。”
在北滘“数学小镇”里,每一名中小学生都能享受到高水平数学教育资源。北滘宣办供图
在北滘“数学小镇”里,每一名中小学生都能享受到高水平数学教育资源。北滘宣办供图
在傅斌看来,教育优质均衡绝不是搞“平均主义”,“绝对化的平均才是不公平的。北滘‘数学小镇’旨在建立小初高全学段贯通课程,是基于课堂教学之上,发掘好苗子并提供针对性培优,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最合适的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是真正追求因材施教。”
为此,“激发兴趣”成为北滘打造“数学小镇”八大举措的核心要义。正如谈胜利在北滘镇2024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不谈高深莫测的数学前沿理论,而是致力于描绘身边数学之美、未来数学之用,北滘“数学小镇”建设也将推动师生跳出课本、走出教室,发现生产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鼓励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研究数学。
立足兴趣,让每一名学生爱上数学,从中发掘好苗子加以培养,便是理所应当、水到渠成之事。
北滘以“数学小镇”超越“平均”,让学生做回学习的主人。
超越“内卷”
此次一同发布的《行动方案》,则聚焦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通过丰富多元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发挥“大体育”的育人功能。
一静一动、一内一外,北滘“大体育”建设延续了“数学小镇”建设中的“兴趣”动因,并进一步强调将打造“有趣有盼、全员参与、主题多样、家校联动”的体育氛围。
“如果说‘数学小镇’旨在发掘学生的数学天赋,那么‘大体育’就要唤起学生的运动本能与天性。”傅斌指出,《行动方案》提出的六大行动、13项具体工作中,工作重心便是如何让中小学生享受充足的体育课时、丰富的运动项目、良好的活动场所,并在过程中根植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品质。
值得关注的是,《行动方案》不仅明确保障全镇中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打造大课间半小时集体参与活动、小课间10—15分钟个性放松活动,更强调要打破课间体育“模板”,倡导各校结合校园文化、校园空间,开发特色“跃动课间”活动,让小到丢沙包、踢毽子、飞行棋,大到健美操、民族舞、集体舞回归校园,从而破除“课间圈养”现象,恢复校园课间活力。
事实上,北滘开展“大体育”之举,既是出于落实教育部提出“保障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总要求,站在如今“内卷到飞起”的县域、镇域教育视角下,则是对当下教育内卷化逻辑的超越。
长期以来,县域、镇域教育受到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评价体系单一、赛道拥挤的局面影响,导致内卷现象日益突出,社会上更弥漫着对“县中困境”“县中塌陷”的担忧之声。
为了超越“内卷”,北滘选择主动出击,将教育资源提质扩容。
近年来,北滘先后引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顺德美的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佛山CIS优加国际学院,并支持北滘中学成立“成都七中班”、开设“钱学森实验班”,积极引入国内外顶尖教育资源,进一步开阔全镇师生教育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效果图。 顺德宣办供图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美的高中效果图。 顺德宣办供图
此次“大体育”以及“数学小镇”建设,尽管学科种类不同,但北滘都将“兴趣”“趣味”放在首位,“大体育”更进一步明确让出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张扬个性、释放活力,展现出以实际行动抵制“分数至上”“唯升学论”的教育功利化的决心与勇气。
北滘以“大体育”超越“内卷”,尝试让教育回归本真。
超越“教育”
此次北滘发布“数学小镇”“大体育”的具体部署,也是对“打造湾区一流教育强镇”的再落实。
2023年,北滘新晋成为全国第四个、广东省第二个“千亿大镇”,并在同年9月召开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重磅推出《“打造湾区一流教育强镇”行动纲要》,目标打造与北滘镇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区域领先、湾区一流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满足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更高需求。
此轮北滘教育政策最大的特点,恰如网络名言所说——“你要办教育,就不能只办教育”。北滘教育已跳出学校、跳出部门,一跃成为镇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成为担当镇域发展“压舱石的压舱石”。
教育在北滘如此受重视,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早在创业之初,就提出“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顺德人,80年代用广东人,90年代用中国人,21世纪用全世界的人才”;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积极发展慈善教育事业,致力于“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
为了超越“内卷”,北滘选择主动出击,将教育资源提质扩容。 北滘实验二小供图
为了超越“内卷”,北滘选择主动出击,将教育资源提质扩容。 北滘实验二小供图
教育对于北滘之未来,有着超越教育本身的价值。
近两年来,北滘站在“一流城市呼唤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的高度,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特别是得到以和的慈善基金会、国强公益基金会为代表的慈善组织和本土企业家、商协会为代表的社会各界支持下,北滘成功把教育事业办成群众民生所需、经济发展和城市品质的关键支撑,以及城市竞争力、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的核心要素,实现“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回教育干教育”。
身处“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城市竞争赛的最前沿,北滘将把教育办得更具穿透力、能管长远,形成“从教育强到人才强再到城市强”的良性循环。
“教育事业不会像修一条路、建一座桥那样立竿见影”。有着务实基因的北滘选择“小火慢炖”办好教育。
为此,除了开展“数学小镇”“大体育”,北滘镇十五届五次党代会报告还提出,要精心办好研学这个“行走的课堂”,打造让师生家长放心的“品质校园餐”,创建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学得好的北滘“四好”教育工程。
“让孩子爱上回学校”,将成为北滘迈出“超越教育”的第一步。
采写:南方+记者 李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