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国企也“救不动”?华南城深陷债务违约+清盘危机

作者 李荣华 2025-04-22 09:20

花旗国际1月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对华南城的清盘呈请,原定于4月2日的聆讯延期至4月14日。4月14日,华南城又发布押后清盘呈请聆讯公告。这家被深圳国企接手不到三年的企业,生存警报依然没有摘除。

华南城是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综合商贸物流企业,以“商贸物流+地产”模式闻名,业务遍布8城,一度也是当红辣子鸡,获得腾讯入股,后来出现营收下降、毛利率下滑、短期债务过大等问题。

2022年5月,深圳国企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斥资约19亿港元认购华南城33.5亿股新股份,以29.28%持股比例成为主要股东。这是2022年今年首例出险房企成功引入战投方。

特区建发通过股权转让、资产收购及协调银团贷款,让华南城短期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然而,特区建发支持也受制约,比如无法为华南城提供担保或违规注资。

2024年,华南城因外部环境变化,流动资金紧张,债务压力剧增,出现两笔债券违约。

2024年财政年度,公司收入增加16.4%至40.834亿港元,但净亏损同比扩大至89.76亿港元,毛利下降5.3%,毛利率降至18.8%。物业销售贡献29.95亿港元,不过合同销售深度下滑;持续性收入10.88亿港元,物业租赁因需求下降减少10.9%。

截至2024年底,华南城计息债务达302.2亿港元,即期部分182.4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0.41亿港元,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28.48亿港元。可自由支配现金仅0.4亿港元。期末有157.42亿港元借款未按时偿还。

1月28日,华南城发布公告称,花旗国际有限公司向公司提出清盘呈请。花旗国际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27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的对公司的清盘呈请,内容有关公司发行于2024年4月到期的2.89亿美元、年利率9.0%优先票据的3.06亿美元欠款。原定于4月2日的聆讯后来延期至4月14日。

此后的2月底,华南城宣布进一步延迟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

实际上,为缓解危机,华南城及大股东特区建发开展了不少工作。比如积极开展库存去化,郑州、西安等地项目有大宗交易,裁员37.1%。特区建发也曾协助沟通金融机构、优化债务条款,但未能扭转局面,甚至自身也遭花旗国际索赔。2024年6月,花旗国际指控特区建发未履行协议义务,并于对其发起诉讼,索赔14.07亿美元。

4月14日的公告介绍,於2025年4月14日的高等法院聆訊上,高等法院下令將呈請的聆訊押後至2025年5月19日。

目前,华南城正通过重组债务、出售项目等措施自救,但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

南方+记者  李荣华

编辑 文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