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体育场馆协会2025年工作会暨“引导创新破局发展”会员交流活动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活动期间,2024年中国体育场馆协会体育场馆典型案例名单正式揭晓,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凭借出色的运营管理成果,成功入选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类典型案例,这也是其今年第二次登上国家级榜单。
自2014年12月珠江文体亚运城公司接管运营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以来,始终秉持“准公益+市场化”战略方向,成功推动该场馆从亚运会场馆转型为多功能体育综合体。
在转型过程中,亚运城公司精准定位,重塑场馆功能。作为广州亚运会重要比赛场馆,这里曾举办体操、台球、壁球等赛事,但赛后部分项目群众参与度低。亚运城公司将体操预赛馆改为羽毛球馆、壁球决赛馆变为幼儿篮球馆、台球馆改成轮滑冰球馆,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
亚运城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坚持惠民开放,推动全民健身。10年间,场馆开设12项深受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累计对外开放57268小时,免费接待89.78万人次,荣获广州市“群体通惠民服务示范场馆 ”、全民健身广场、番禺区“体育与健身”链主企业等多项荣誉。
亚运城公司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耕体育赛事领域,至今已累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134场,其中国际级7场,国家级26场,省级35场。其自主培育的番禺区村级男子篮球赛(村BA)已成为番禺区乃至珠江三角洲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群众性篮球赛事,先后荣获广州市“一区一品”群体体育品牌赛事、广东省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第二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等荣誉。
在人才培养上,亚运城公司打造“青禾未来”青少年体育培训品牌,开设10项培训项目,与周边10余所学校合作提供430课后服务,累计培训学员近万名。台球馆成为省、市轮滑训练基地和澳门单排轮滑运动总会广州亚运城训练基地,已累计向国家队及省市队输送体育人才超120名。
此外,亚运城公司在文体旅融合发展上成绩斐然。在“体育+活动”方面,作为广州市首批“文旅体一证通”示范场馆,举办128余场大型商业活动,其中演唱会34场,吸引超20万人次参与,拉动了辖区相关行业发展。在“体育+商业”方面,打造亚体文体旅众创空间,引进创新型企业,增设配套设施,提升场馆利用率。
文:番禺融媒记者 潘伟璘 通讯员 许静华
图:亚体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