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姑娘邱秀萍,杭州亚运首金!
看似轻松的冲线,背后蕴含着无数汗水与泪水。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枚金牌背后的故事,南方+记者专访了广东省女子赛艇队主教练、邱秀萍的恩师郭晓兵。
01
广东赛艇传承不息
说起来,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这个项目的金牌得主同样是“广东+浙江”的组合。当年广东选手黄文仪与来自浙江的潘飞鸿搭档获得了这个项目的冠军,两人的组合当时被戏称为“黄飞鸿”组合。那也是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第100金。
谈到亚运会,如今已经退役成为大学老师的黄文仪非常感慨。她表示,中国赛艇队是亚洲强队,从广州到杭州,中国13年内两次承办亚运会,她当时夺得“第100金”,小师妹邱秀萍现在获得了首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承。”
黄文仪曾经两次参加奥运会,两次获得奖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拿到了银牌,2016年在里约获得铜牌。
邱秀萍的成长经历与师姐黄文仪其实是分不开的,这也体现了广东赛艇作为优势项目的生生不息。
2021年的陕西全运会上,邱秀萍正是与黄文仪搭档拿到了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冠军,时隔20年为广东女子赛艇重新夺回了这枚金牌。广东队上一次在该项目夺金,还要追溯到2001年的第九届全运会。
实际上,当时的邱秀萍并没有想过自己能和黄文仪配艇。“那个时候,她还达不到现在这样的高水平,前面也还有成绩更好的老队员。但是作为教练,我们还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队员。因为她的臂长有优势,两个人划桨的幅度也是比较搭配的,从身高来看也最吻合配对的条件,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邱秀萍。”郭晓兵说
“黄文仪出生于1991年,邱秀萍出生于1999年。两个人在搭档的时候,黄文仪教了邱秀萍很多东西,包括两次参加奥运会的一些经验,以及比赛时的心理和战术等。有了师姐的言传身教,邱秀萍进步很快,而且她的学习能力也很强。可以说,与同龄时的黄文仪相比,现在的邱秀萍已经要成熟得多了。” 郭晓兵告诉记者。
02
哭完以后接着拼
邱秀萍初中时就读于南雄实验中学, 2012年由南雄市青少年业余体校输送到韶关市业余体校赛艇队。2013年3月进入韶关市中心业余体校练习赛艇,同年9月输送到广东省体校赛艇队,2015年进入广东省赛艇队。
“其实她刚刚进队的时候,身体条件并不好——她不是很强壮,而且腰部、膝关节等多处都有一些伤病,队里对她并不是特别看好。但邱秀萍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跟着教练设计的计划一步步走”,郭晓兵说,“她是一个非常开朗的姑娘,性格上也不含蓄,甚至可以说不太像广东人。但赛艇这个项目就是需要搭档之间的包容、合作和彼此理解。”
赛艇轻量级项目对于运动员体重有着苛刻的要求,最大不能超过59公斤,平均则是57公斤。
针对邱秀萍的力量短板,队伍一开始并没有让她控体重,而是先从增强力量开始。邱秀萍的体重也一度到过65—66公斤,不得不先参加公开级的比赛。但随着力量的增强,邱秀萍的成绩也迎来明显提升,从7分15秒左右提升到了7分6秒左右。“从测功仪的数据来看,她在血氧量、力量、速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郭晓兵说。
由于女子轻量级在2019年取消了四人双桨项目,原来8到10个运动员竞争两个项目,现在都转到了双人双桨这一个项目上来,很多人都没能坚持下来,但是邱秀萍做到了。也正是在2021年的全运会后,邱秀萍进入了国家队,开始了和邹佳琪的搭档。2021年12月,她们夺得亚洲赛艇锦标赛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冠军;2022年5月,邱秀萍/邹佳琪组合在赛艇世界杯第一站获得轻量级女子双人双桨亚军;2023年4月,邱秀萍/邹佳琪组合获得全国赛艇春季赛轻量级女子双人双桨冠军……
“国家队训练的量和强度都会更大一些,竞争很激烈,训练也很辛苦,我们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沟通情况。有一次在参加世锦赛前,她在电话里哭得眼泪哗哗的,给我吓了一跳。因为全运会之后很久没见过她这样了,还以为她思想上出现了什么难题。后来放下电话,她给我发来信息,‘我就是想哭一下,明年还会接着拼!’。”
“现在她已经是很成熟的运动员了,能够自己去释放这种压力。国家队对她的评价很高,她很善于动脑子,会去和搭档一起研究技术,也非常善于学习”, 郭晓兵告诉记者。
亚运会前,邱秀萍结束海外赛训回到国内准备参赛,郭晓兵对她只做了简单的叮嘱:“注意身体,不要轻敌。”
【采写】南方+记者 朱小龙 彭博 发自杭州
【摄影】南方+记者 姚志豪 董天健
【统筹】李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