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中山制定40条政策措施,预计投入6亿元助企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2-06 12:04

2月6日,在2025年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记者获悉,中山已针对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光电光学产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制定40条政策措施,形成征求意见稿,将进一步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政策措施突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优质企业落地,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侧重,提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以金融赋能为手段,助力企业稳步成长。”中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叶红光介绍,它有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下力气。40条政策中,有25条涉及了资金奖补,在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上面下功夫、下本钱,预计投入财政资金6亿元。比如生物医药产业政策里边对单个研发项目最高支持可以达到1,000万,单个新药品种最高可获得研发补助6500万。

二是接地气。结合中山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出台错位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我们新能源产业政策方面,鼓励在光伏氢能、储能等多个领域开展多场景的示范应用,率先推动了项目的审批流程的简化,这是全省首创。”

在生物医药领域,覆盖了从实验室发现到上市应用的全过程,包括了创新研发、平台建设、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投融资、产业化、入院使用,还有国际合作全链条各环节,基本上是全生命周期的一个政策。

光电光学方面,主要是借助了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的机遇,推动链式改造,引导企业产业协同创新,加速产业具体发展。

三是聚人气。重视企业初创期,让人才与城市共同成长。“比如我们的光电光学产业政策提出来,为科技创新人才发起的初创企业种子项目提供股权融资支持,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实行投顾联动,最高可以资助达到3,000万。”

四是强底气聚焦专技特新,助力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年内计划投入超过2亿元,加大对专营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提供定制化服务,如治改后转金融支持、人才培育、市场拓展等。

“我们总的想法是帮助这些企业要尽快突破发展瓶颈,尤其是对小巨人企业,国家级专精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叶红光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刘继贤 吴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