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东莞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为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会上,东城街道作书面发言,以一组数据吹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力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或以上、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围绕“锦绣旗峰 活力东城”价值追求,以中心城区、经济大镇的责任担当,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新的一年,东城将以大湾区会客厅、中心城区“黄金双轴”示范区的概念引领推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气质和能级,实现高水平融湾对接。发展一带三区四廊新城市格局,建设同沙湖生态公园片区和黄旗南标杆示范区;强化城市交通品质,综合提升东莞大道延长线、鸿福路—八一路—松山湖大道等路段;深度打造文旅消费名片,加快推出东城文旅IP,全力促成总投资约40亿元的名冠·绿洲项目3月动工,加强与工业企业、商圈街区等“潮流+商圈”跨界合作。
让投资活起来、市场热起来、需求旺起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落实推动53个重大项目,推动存量超160个固投项目加快投资建设进度;激活释放消费潜力,持续开展“乐购东城”系列活动,力争全年带动新增消费总额3亿元,加快国贸二次元街区和东城商圈高端轻奢街区建设;促进“五外联动”发展,力争推动东城2025年跨境电商出口总额突破95亿元关口。
推动产业优结构、提质态、强韧性,练好实体经济“基本功”,全力跑出经济增长加速度。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食品饮料等传统支柱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新兴产业集群,规划布局AI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谋划推进自动驾驶先行区及创新示范区建设;建强产业空间载体,高标准打造规划面积8000亩的同沙湖生态科技园,推进温塘现代化产业园、牛山现代化产业园建设;抓好工业稳增长工作,推动37家新升规工业企业稳产增产,力争在2025年产值提升至20亿元或以上。
坚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精细管理,让城市和乡村美美与共、相得益彰。规划引领增强乡村活力,培育柏洲边、光明两个典型社区,打造独具东城特色的古村落IP;持续推动9个城中村改造;探索多种形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全域环境品质,构建“三带一网多节点”绿美总体格局。
全力解决市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让大家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感到更多温暖。精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华中师范大学东莞东城学校9月建成使用、东城中学改扩建,深化4个教育集团合作共建,抓实初中民办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全力推进健康东城建设,推动东城医院创立二甲医院,优化社卫站点布局,持续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和“五社联动”机制,持续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及兜底服务工作,落实惠残扶残政策,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深入平安东城建设,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之弦。
南方+记者 陈琬莹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