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正事!毕业后,我们的“关系”怎么办?

青春佛山 2025-06-12 09:40

“总说毕业遥遥无期

转眼却各奔东西”

一年一度毕业季又到了

我们在初秋相遇

在这个盛夏别离

论文答辩、拍毕业照

毕业晚会、毕业典礼、搬宿舍

……

在忙完一系列毕业动作

即将踏上新旅程的你

也需要一些时间

处理一下我们的「关系」

「团组织关系」该如何转接?

根据规定

团员由一个基层组织

转移到另一个基层组织

必须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这不仅是团员的基本义务

也是更好保证团员各项权益的做法哦!

如果与团组织失联

没有按时履行团员基本义务

造成脱团、除名等

则将会记入个人档案

并对申请入党、考录公职

到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等造成影响

下面将给大家带来

毕业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

详细解答!

广东省毕业生团员

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指引

2025年度

01 目的

本指引用于指导各级团组织、毕业生团员依托“智慧团建”系统规范开展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工作对象:毕业年份为2025年的学生团员(含保留团籍的党员)

02 时间安排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指导好下辖各级团组织完成毕业生团员转出和接收工作。按照工作安排,6月30日前,各地各单位的毕业生团员应发起组织关系转接;11月30日前,毕业生团员实现应转尽转,完成年度毕业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03 转接原则

(一)已落实工作单位(含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团员

毕业生团员优先转接至工作单位团组织由团员个人或原就读学校团组织发起转接申请,将团组织关系转接至工作单位团组织;工作单位尚未建立团组织的,应转接至工作单位所在地乡镇(街道)团组织。在国(境)外工作的,工作(派遣)单位在境内无常设机构的,应转接至本人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团组织。

(二)离校时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团员

毕业后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团员,应转接至实际居住地乡镇(街道)团组织特殊情况下确实无法转入实际居住地乡镇(街道)团组织的,可转接至本人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团组织。户籍所在地团组织作为“兜底”接收毕业生团员的团组织。

(三)继续升学的毕业生团员

原则上应在新学校(学习单位)开学后30个自然日内,将组织关系转接到新学校(学习单位)的团组织。在转入新学校(学习单位)前,可将团组织关系暂时保留在原就读学校(学习单位),原学校(学习单位)不得将团员组织关系转接至团员居住地或户籍所在地团组织。

(四)出国留学和出境学习的团员

参照党组织关系管理的有关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1533号),团员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就读学校(学习单位)的团组织,保持党团一致。

团员离校出国(境)前,学校团组织应要求其提交保留组织关系的书面申请,明确在国(境)外留学(学习)地点、时间期限、国(境)内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由学校团委审批后,统一登记造册备案。

团员在国(境)外期间,应由院(系)团委将其编入“出国留学(出境学习)团员团支部”(可根据人数确定隶属关系)集中管理,基础团务情况不纳入工作评价。团员组织关系保留在学校的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团组织应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等手段,或通过学生在国(境)内的联系人等途径,与团员保持定期联系,做好团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

学校团组织应定期清理“出国留学(出境学习)团员团支部”,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等手段或通过学生在境内的联系人等途径,与团员进行沟通,了解其相关情况,如确认超过保留期限后仍不能归来的,应按程序停止其团籍。

团员在保留期限内归来的,团组织应要求其报告在国(境)外学习、生活以及政治表现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好恢复参加团组织生活的各项工作。

(五)参军入伍或到保密涉密单位工作的团员

线上通过广东“智慧团建”系统办理转接至“临时中转团组织”(组织ID15606145),同时需上传有关佐证材料(如入伍通知书、校团委证明等);线下由转出方团组织开具纸质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办理转接。

(六)延迟毕业的团员

应将团员组织关系转入延迟毕业后实际就读学校(学习单位)班级团组织;无法确定就读班级团组织的,应由原就读学校(学习单位)团组织在广东“智慧团建”系统中做好标记,并建立“延迟毕业团组织”集中管理

(七)28周岁以上的团员

28周岁以上的团员无需发起转接,广东“智慧团建”系统将自动识别并转至“超龄离团库”(含失联团员、停止团籍团员)

04 转接步骤

1.团员或所在团支部均可线上发起组织关系转接申请。发起申请后,经过转出团支部审核→转出团支部上级审核→转入团支部审核→转入团支部上级审核共4步流程全部通过后,方可完成转接。

▲广东省团员使用“广东智慧团建系统”(团员无电脑端),登录路径:“广东共青团”微信公众号→菜单栏选择“智慧团建”→“团组织关系转接”

2.团员组织关系转接流程到“转入团支部审核”后,转入团支部应于30个自然日内完成审核,超过30个自然日后将会自动审核通过;流程到“转入团支部上级团组织”后,转入团支部上级应于72小时内完成审核,超过72小时后将会自动审核通过,无法再次退回。

3.团员组织关系如需从广东转至省外、或从省外转至广东的,详见《跨系统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指引》。

05 工作要求

(一)压紧压实责任

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全面熟悉和掌握毕业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和规范管理等各项规定,按照工作指引要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并注意“三个严禁”,即严禁基层团组织不正确传达全省学社衔接工作要求,让学生团员本人自行联系上级团组织完成转接工作;严禁转出方团组织简单粗暴地以“未就业”为由,要求毕业生团员转往生源地或户籍地团组织等弄虚作假行为;严禁转入方团组织以非本单位正式编制职工、非本地区正式户籍居民等原因,拒绝接收毕业生团员。要对相关团干部开展组织关系转接专项业务培训,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宣传引导

转出方团组织要加强对毕业生团员的专门指导,切实做到“三个讲清楚”,即讲清楚重要意义,让毕业生团员清晰了解团组织关系转接的重要性;讲清楚负面影响,让毕业生团员清晰了解不及时办理团组织关系转接可能带来的未来工作、生活上的不良影响;讲清楚操作流程,让毕业生团员清晰了解转接具体操作,如期按要求完成转接。可通过制作新媒体教程推送、列入毕业必办事项清单、发放“转接教程”小册子等方式,强化工作宣导。

(三)加强联系服务

转入方团组织特别是乡镇、街道团组织要重点加强对新兴领域团组织、新就业群体领域转接团员的关注,引导团员主动到新兴领域团组织报到,落实好新兴领域团的建设“两个覆盖”工作要求。要把握转接“窗口期”,宣讲好团员义务,常态化做好对转入团员的日常教育、联系、服务和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团员动向,防止团员失联,做好团员组织关系的“二次转接”。

06 各方责任

(一)转出方

    原就读学校(学习单位)团组织负有以下责任:

    1.及时将年度学社衔接规定告知每一名毕业生团员。

    2.在团员毕业前摸清团员去向,指导团员按照就业、升学、待业、出国(出境)等不同情况,发起组织关系转接申请。必须严格根据毕业生团员实际去向指导团员发起转接申请,严禁简单粗暴地以“未就业”为由,要求毕业生团员转往生源地、居住地或户籍地团组织杜绝“名在人不在”“团籍空挂”等弄虚作假行为。

    3.帮助毕业生团员做好转接前沟通工作,指导团员提供劳动合同、户口本、房屋租赁合同、身份证等材料,并协调解决其在转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跟踪做好对已发起组织关系转接但尚未被接收的毕业生团员后续工作。

    5.持续跟进好历届应转未转团员的情况,及时清理毕业生团组织。

    (二)转入方

    录取学校(学习单位)、工作单位或实际居住地、户籍所在地团组织负有以下责任:

    1.收到毕业生团员转接申请后,应及时根据团员实际去向,认真审核团员相关信息。

    2.按照转接工作规范,及时与毕业生团员本人取得联系,对存疑信息进行核准。应合理列明毕业生团员转入材料清单,不得增设非必要条件,限制团员转入。严禁推诿扯皮,将责任随意转嫁至团员本人、转出方团组织或上级领导机关,不得以非本单位正式编制职工、非本地区正式居住居民或户籍居民等原因拒绝接收。

    3.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试行)》相关要求,对转入团员开展日常教育、联系、服务和管理工作。

    4.及时掌握团员动向,做好团员组织关系“二次转接”。

    (三)毕业生团员

    1.团员本人应根据毕业后去向,及时在广东“智慧团建”系统更新基本信息。

    2.交清所有欠缴团费、完成年度团籍注册后,在转出方团组织的指导下发起转接申请。团员未毕业前不得随意发起转接。

    3.主动配合团组织开展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及时联系转入方团组织沟通转接事宜,办理线下组织关系转接和档案转递手续,防止档案遗失。

    4.转接后按照团章和团内有关规定履行团员义务、参加团的组织生活和活动。

    (四)团的领导机关

    市、县两级团的领导机关负有以下责任:

    1.市、县两级团的领导机关是毕业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应统筹做好本地区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2.及时掌握本地区学社衔接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3.按照文件指引,督导各基层团组织严格落实团员组织关系转接要求,不得无故拒收毕业生团员,并对本地内发生的组织关系转接申诉进行仲裁。

    4.指导各级团组织及时有效地开展学社衔接,解决本区域范围内的业务问题。

    5.帮助转出方和毕业生团员协调解决学社衔接工作中跨区域的问题。

    团员组织关系转接示意图

    ▲毕业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去向

    ▲毕业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去向

    ▲团员跨省系统组织关系转接操作流程

    ▲团员跨省系统组织关系转接操作流程

    来源:广东共青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