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孩子落水,父母下水施救!噩耗传来:父亲不幸遇难

肇庆消防 2025-05-20 10:00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5月13日下午,成都市公安局新津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

2025年5月11日15时23分,我局接群众报警称:兴义镇杨牌村西河有人溺水。我局立即组织警力会同应急、消防、120等部门开展救援、调查等处置工作。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当日15时15分,唐某某(8岁)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其父唐某(32岁)、其母严某某下水施救,三人相继溺水。现场群众第一时间将唐某某、严某某救起,后经120医护人员现场救治,二人生命体征平稳。经全力搜救,于19时10分将唐某打捞上岸,已无生命体征,经法医现场勘验,死亡原因符合溺水特征,排除刑事案件可能。目前,相关部门正有序开展善后处置工作。

案例警示

溺水事故大多发生在野外水域

包括江河、水库、水塘、溪流、水潭

但如果不做好安全防护

极易导致溺水事故发生

↓↓↓

01

一家五口海中拍照不幸溺亡

2024年5月2日,汕尾陆丰,一家五口人在海中的礁石上拍照时被海浪卷入水中,最终仅一人获救,另外4人均不幸溺亡。

02

4岁女童泳池内意外溺亡

2021年8月3日,广东揭阳,一名4岁女童不幸溺亡,原因是带着的游泳圈翻倒。期间女孩不断试图将头部挣出水面,周围两名女性都没注意到异常。等到发现时,为时已晚!

03

海中玩耍被浪卷走不幸身亡

2024年7月6日,广东汕头潮南区田心湾海滩,五名年轻人在海中玩耍时,两人被海浪卷走。十多个小时后,两人被找到,但都已不幸身亡。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评估,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

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一旦溺水,如何自救?

溺水自救措施

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

1.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2. 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3. 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

4. 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5. 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人员。

会游泳的人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1. 腿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

2. 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遇到漩涡:

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

1. 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

2. 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

3. 若没有,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看到有人溺水怎么办?

1. 在岸上通过“叫叫伸抛”法施救。

“叫”: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更多人的帮助;

“叫”:拨打110、119、120等报警求助;

“伸”: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

“抛”: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空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帮助其漂浮待援。

2. 如果具备下水救援的条件,救援者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他的身体,让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

关于溺水的九大认知误区

你知道多少?

↓↓↓

阿消再次提醒

一定要牢记防溺水知识

不要忽略岸边的警示牌

请勿在陌生的野外水域

进行游泳、垂钓、游船等活动

提高安全意识

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