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所公办高职拟“升本”,释放了什么信号?|珠三角观察

珠三角观察 2025-05-22 19:41

5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安徽第二医学院等32所学校。根据公示,广东拟设立3所学校,分别为广州职业技术大学(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大学(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这也意味着,未来珠三角或新增3所本科层次的公办高职院校。

从教育部公布的升本院校名单,“职业大学”就有23所,占升本院校名单数的70%以上,其中包括江苏、广东、内蒙古各3所,浙江、安徽、宁夏、甘肃、贵州各2所,陕西、四川、山西、福建各1所。

高职升本已然成为一个潮流,背后折射出政策推动、产业需求、教育公平、国际竞争等多重动因。从这些升本的“职业大学”分布看,中国经济第一、第二大省广东和江苏各有3所高职升本,位居全国前列。江苏的3所拟升本的“职业大学”,位于苏州、无锡和扬州。广东3所“职业大学”分布在广州、深圳和佛山。也就是说粤苏6座拟升本高职,5所位于GDP万亿级城市。其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将成为继深圳技术大学之后,深圳第二所高等职业大学,侧面显示出经济大省、经济大市对高等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紧迫性。

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胡刚表示,大湾区3所高职拟升本具有战略意义。国际经验显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如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对制造业支撑显著。作为制造业强省,广东对标德国双元制加速培养高素质蓝领工人,既是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也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先行示范。


院校升级:应对生产线“3换”变化

过去,传统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职业本科设立,为职校生提供了提升学历的通道。

近年来,国家明确将职业教育定位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到2025年职业本科招生规模不低于高职的10%。

广深佛3所高职拟升本,既有国家战略的推动,也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大省,广东积极推动高职院校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在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到要“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培优工程,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东加快构建支撑制造强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态,已建成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11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从企业用人需求角度看,随着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原来的生产线出现“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的新变化,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从单一操作向综合能力转变。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环境。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环境。

高等教育有两条路径:分别为学术型本科与职业型本科。后者源于原有大专层次的职业教育,通过学历提升的技术人才拓宽发展空间,既增强社会认可度,亦呼应产业需求。从培养传统和目标看,相比综合性大学,职业本科教育更契合企业用人需求。

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开设信息类为主的专业50个(国家级20个),在专业设置上积极对应深圳“20+8”产业集群,重点建设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无人机等专业,为大湾区培养与产业发展更加适配的技术人才。

记者查阅3所学校2024年应届生毕业数据,其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共有毕业生4349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共有毕业生5616人、顺德职业学院共有毕业生5232人。若以此基数推测,3所高职若升本成功,或将为广东新增超万个职业本科学位。

“但参照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前身)升本的路径,一般先是由几个王牌专业升为本科专业”一位常年关注深圳职业教育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为例,其2024年发布的招生计划中,面向全国20个省(市、区)计划招收9995人,其中本科招生计划555人,专科招生计划9440人。


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关键环节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接口。3所高职专业设置,无不紧密围绕所在城市重点产业开展。

“学校明确了重点围绕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领域布局专业群,重点发展新工科专业的总体定位,确定到2029年新工科专业占比达60%以上。”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马仁听日前参加广东省职业教育活动周时表示。

通过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是职业大学的一大亮点。

记者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官网了解到,近日,为紧跟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趋势,该学院加快调整专业布局,通过校企合作,开设“荣电数字贸易订单班”,与荣电集团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该学院2023年还创新探索产教融合模式成立前沿材料学院,为企业精准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荣电集团举行“数字贸易产业学院”签约(揭牌)仪式。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荣电集团举行“数字贸易产业学院”签约(揭牌)仪式。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日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来自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近两百名学生,一同来到广东—亚琛工业4.0应用研究中心参与选拔。优胜者将进入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将与美的集团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擦亮“产城教融合”特色。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将与美的集团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擦亮“产城教融合”特色。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入选学生将进入‘2年校内理论学习+3个月虚拟仿真实践+7个月企业实战实训’的分阶段培养体系,深度参与库卡工业机器人研发、调试、系统集成等真实场景项目,考核通过者可直接入职库卡及产业链企业核心技术岗位,实现毕业即就业。”库卡机器人教育行业负责人介绍,此举旨在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关键环节。

目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与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双方共建《库卡机器人编程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等核心课程,开发包含VR示教系统、3D仿真模型、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序在内的教学资源,打造“课堂实训—虚拟仿真—企业实战”一体化育人场景,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前沿技术。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则充分发挥深圳信息龙头企业集聚优势,与腾讯、华为、中国电子等“链主”企业,共建腾讯、开源鸿蒙、麒麟信创等高等工程师学院;创新“特色班+强基班”模式,开设“腾飞班+腾实班”“鲲鹏班+鸿蒙班”精准合作育人;与龙头企业共建芯火、鲲鹏、商汤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学院等。

“过去职业学院属大专办学层次,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即便考上也想方设法出国混本科学历。将大湾区教育水平较好的高职‘升本’,既满足学生和家长对本科文凭的需要,也能发挥高职专业设置方便就业的优势。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广东经济发展,都是一件好事。”国家高端智库CDI资深研究员宋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标一流:师资课程等亟待优化

三校若升格本科,将进一步丰富大湾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资源,形成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的完整体系,助力大湾区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近年来,广东以国家“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为引领,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等取得丰硕成果;近两年全省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率提高3倍。

尤其在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和佛山均将“高职升本”纳入地方“十四五”规划。例如在广州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打造一批省级以上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

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要求,广东大力推进粤港澳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共建特色职教园区。为促进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香港职业训练局成立大湾区学生交流联盟,吸引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加入。

“我们计划在不久的将来,邀请更多学校加入联盟,丰富学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学习创业及就业的体验。”香港特区职业训练局高级助理执行干事(教务)郭龙基表示。

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广东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引进来,走出去”,以“岭南工匠学院”建设为引领,目前广东共有82个境外办学项目,展现“教随产出”的职教担当。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了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和100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其中,来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黄宏伟上榜 。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了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和100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其中,来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黄宏伟上榜 。

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去年12月至2025年1月,该学院组团出访日本、巴西、法国、德国,在日本、法国、巴西挂牌“岭南工匠学院”,在法国巴黎落地首个“伙伴ICT学院”,形成海外办学的根据地。

胡刚表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持续升级,多所办学质量突出的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这一升格需满足校园规模、师资配备等硬性指标,并通过严格的教育主管部门的评审,如己升本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等。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高职升格本科不仅是院校层级提升,更是职业教育从“层次”向“类型”转变,标志着职业教育正逐步摆脱“次等教育”标签,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来看,虽然广东头部高职院校取得较大的社会认可。但如何推进高职本科教育长远发展,提高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本科的社会认可度,需要这批拟“升本”的职业院校先行示范,作出表率,在师资、课程、科研等方面优化升级,以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输送转变社会固有认知。这也意味着拟升本高职院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匹配度方面,要因地制宜探索更多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南方+记者 朱紫强

编辑 钟冠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