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九点,在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的清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委书记举着豆浆杯与吃早餐的商户们探讨“把越门经营统一划线”;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春晖社区推出“移动办公桌”,社区干部每周五骑着三轮车,载着桌椅、喇叭和自制的便民服务条,轮流在30余个小区的出入口“摆摊”......这些沾满“烟火气”的场景,正是新时代作风建设最生动的诠释。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员干部把作风建设的成效沉淀为融入血脉的行动自觉,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中见真章、暖民心。
家长里短最具“烟火气”。群众的声音是一面镜子,既能反映出工作的利弊成效,也能折射出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意识。倘若党员干部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当然”,带着结论去调研,平时与群众交心交流少;或者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官架子,对群众装腔作势,使其不敢与之交流;又或者对群众反映的意见,敷衍应付、空喊口号,让群众不愿与之交流,其结果就是群众不肯说话、不愿说真话。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广大党员干部须带着满满“烟火气”,下沉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多坐板凳,多拉家常,从群众的家长里短中听民意、察民情,着力将“民声”所盼变为“民生”实绩。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从多次跑到一次办,从面对面到键对键,政务服务十年变革的历程,就是一部作风建设不断深化的生动教材。无论是北京的“接诉即办”机制要求群众诉求“闻风而动、接诉即办”,还是上海的“一网通办”实现30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受理、只跑一次”,抑或是深圳市推出“秒批”服务,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审核,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间从1个工作日压缩至几十秒,都体现出“烟火气”里是一件件“时时放心不下”的民生实事。 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广大党员干部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革的含金量充分体现出来,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看到变化。
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弘扬。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熟了,解放军战士行军路过,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乡下调研从不拿老百姓一件物,还严格要求子女,不让他们“看白戏”;“时代楷模”廖俊波,为企业兑现一项项政策承诺,却未曾到企业喝口茶······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初心永葆“烟火气”,继承发扬革命前辈身上的信仰信念、意志品质和作风操守,以开展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让传承和弘扬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固化成素养,持续擦亮新时代党的建设“金色名片”。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唯有常抓不懈方能积尺寸之功。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地推进作风建设,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让更多热气腾腾的“烟火气”转化为善于作为、勇于担当的履职实绩,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检验作风建设的成色。
(作者:余梦莹)
编 辑 | 华琢光
责 编 | 肖安琪 陈煜坤
美 编 | 席珺珺 何洁玲 李育曦
编 审 | 谢 晓 周运华
投稿邮箱 | yjyz003@163.com
— END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