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体验:纪念荣格诞辰150周年

作者 戴雪晴 2025-07-31 09:45

洗心岛文化与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2025荣格学术月以“不可思议的体验——纪念荣格诞辰150周年”为主题拉开序幕,至7月26日荣格诞辰,共举办六场直播讲座,联动全国数十家联盟机构,线上线下万余人共同参与,致敬这位心灵探路者。

6月6日,荣格学术月第一讲由瑞士荣格心理分析师Allan Guggenbuel带来“致敬荣格,对荣格思想文化背景的反思”。申荷永主持,IAAP中国学会(CSAP)会长冯建国参与。Allan Guggenbuel童年时曾接过荣格亲自打来的电话。他回顾荣格思想的发展脉络,指出荣格心理分析不仅关乎个体的心理疗愈,更能在当今世界的动荡中,提供面对集体焦虑的深层工具。他所创“神话心理剧”纳入洗心岛文化“表达性艺术疗愈”课程中,延续荣格象征世界的探索精神。

第二讲于6月21日夏至举行,John Beebe主讲“如何在继承荣格精神遗产的同时发展其学说”。冯建国主持,蔡成后与申荷永参与。

第三讲由Ruth Williams主讲“我们与动物的心灵感应”,ISST中国学会副会长尹芳主持,王峘博士参与。Williams以其新著为蓝本,探讨人与动物间非语言沟通方式,指出心灵感应是一种“以心传心”的深层连接,也契合荣格关于“心的知识”的理解。她认为,当我们重新理解自然、倾听不同物种的回应,也是在探索集体无意识的另一种回响。

第四讲由Dale Mathers主讲“梦: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蔡宝鸿主持,广梅芳参与。Mathers指出梦不仅是夜晚发生的现象,清醒时的白日梦蕴含着心理暗示。荣格所说的“积极想象”——一种“睁眼做梦”的过程,便是在意识中与潜意识交流,是象征世界的再创造。Ruth Williams与Dale Mathers的讲座,分别从“心灵感应”与“梦”两个方向展开,聚焦无意识世界的不可思议,也为荣格150周年纪念注入温柔而神秘的诗意光芒。

第五讲由Joseph Cambray主讲“从自性化经由共时性,到类心灵想象与世界复魅”,陈侃主持,申荷永参与。Cambray是IAAP前会长,哈佛医学院博士,曾与申荷永共同主办十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他指出,在碎片化、异化蔓延的当代社会,“类心灵想象”不仅可修复个体内在秩序,也能为世界注入复魅的可能性。

从2006年在北京大学举办首届中国荣格学术周起,洗心岛文化与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已连续近二十年举办荣格主题学术活动,历经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澳门大学等地不断延展,如今汇聚于每年一度的“荣格学术月”,继续荣格之道的在地化实践。

7月26日荣格诞辰,第六场讲座作为压轴登场,由蔡成后主持,三位重量级讲者Andrew Samuels、申荷永与Murray Stein分别带来:“荣格心理学发生了变化还是保持不变”“荣格之道,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与“意义的玄妙”。

申荷永在讲座中引用荣格《回忆·梦·思考》最后一段及老子《道德经》第20章,以泉州老子像作结,“‘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也许正是荣格毕生的心灵写照。”

Murray Stein则从《红书》第三章“荣格与灵魂的对话”出发,追问“意义的终极之处”,指出“道家修行的核心在于理解并顺应自然秩序,从而走向和谐与善”。

8月中旬,洗心岛文化与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将随CSAP与CSST,组团百余位“2+3课程”学员前往阿姆斯特丹,参加第27届国际沙盘游戏大会,随后转往苏黎世,出席第23届国际分析心理学大会。IAAP今年的大会主题为“不可思议的体验:荣格与荣格学派的贡献”——这是一次精神与象征的回归之旅,一场对心灵之道的持续呼应。

采写:南方+记者 戴雪晴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 周煦钊 冯颖妍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