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既能学到过硬技术,又能拿到全日制本科学历,真是太好了!” 这是阳江市民李女士最近挂在嘴边的话。
让她如此期待的,是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近日与广东海洋大学正式签订协同育人协议,联合推出的“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试点项目——这条全新的升学成长通道,正为当地学子提供技能与学历双提升的新选择。
7年直达本科
打破传统升学壁垒
在传统升学路径里,中职生想圆本科梦,往往要闯过“中职—高职—专升本”的三重关卡,至少需要8年时间。而“3+4”创新模式改写了这一规则:学生在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完成3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职学习后,通过“公共课程考核+基本素质考核+专业能力”转段考试,即可直接升入合作本科院校广东海洋大学,深造该校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4年本科学习结束后,学生将获得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学历效力与普通高考录取学生完全等同。
这一模式不仅将升学周期缩短至7年,更让学生提前锁定大学专业,避免高中阶段盲目选科,学习目标更明确。在教育竞争激烈的当下,为学生和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让学生能深耕感兴趣的专业领域。
技能学历“双保险”
构建特色培养体系
“3+4”中本贯通模式并非中职与本科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专业定向培养体系,核心在于实现中职与本科教育的无缝衔接,培养兼具扎实理论知识与过硬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广东海洋大学聚焦热门专业,共同设计课程体系,既强化中职阶段的技能培养,又兼顾本科阶段的理论深化,实现技能与理论并重。
本科阶段,学生可深度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与实习实训,毕业时不仅具备强大的就业竞争力,部分专业还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这种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紧跟社会需求,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技能过硬、理论知识扎实的复合型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多方协同发力
推动教育公平
“3+4”中本贯通模式在阳江的试点,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程,旨在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为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此举既为初中毕业生架起技能成才与学历提升的双通道,也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持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从招生政策来看,该模式兼顾广东户籍与符合条件的外省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即“在阳江市就读的外省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符合阳江市2025年‘中考’报名条件,在阳江市参加2025年‘中考’的学生”),让更多学生能共享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有力促进教育公平。
未来,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将按照“中职与本科贯通”“专业与专业对接”的培养思路,整合中职与本科院校优质资源,实现课程体系、教学标准、实训基地的无缝衔接。阳江市“3+4”中本贯通项目的启动,标志着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的时代已来,符合条件的初中毕业生可通过这一通道,以技能为翼、以学历为基,在职业发展与学术深造的双轨上阔步前行。
欢迎有意向的同学在中考志愿填报系统中选择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3+4”中本贯通专业。(学校招生代码:880041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代码:660301)。
撰文:赵强 陈倩彬
图片: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