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非遗课堂点亮阳西少年“五彩”假期

作者 张嘉元 2025-07-17 11:41

近日,2025年阳西县“非遗活动周”系列活动暨“周末大讲堂”活动启动。阳西县文化馆联合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通过“非遗”手工课、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搭建起校地协同传承非遗的创新平台,在学生们心中种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以“非遗”魅力点亮“五彩”暑期生活。

“非遗”课堂上,老师们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了金箔画、中药画、漆扇等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学生们纷纷动手参与制作,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金箔画很难,祖先们却能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实在是太神奇了!”体验“非遗”手工课的学生说,从手工课中,他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将来自己也能成为一名“非遗”传承人。

今年是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第二次到阳西来开展“非遗活动周”系列活动,该校希望通过构建“校地共育非遗人才、协同创新传承模式”的新格局,助力阳西打造成粤西非遗传承新高地。“这几年我们对非遗传承做了不少研究,尤其是在保护、宣传以及活化方面。”该校党总支书记蒋庆荣说,通过运用AI等新技术,以更加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让孩子们深度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据悉,此次非遗课堂的授课老师均为高校里的优秀学生,他们在课堂中巧妙融入本地特色文化,加深了阳西学生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该校双“城”研学实践团队队长黄雨菲介绍,此次“非遗活动周”在去年开展的东水造纸、竹编、油纸伞、漆扇等非遗课程基础上,今年还增添了三门课程,分别是金箔画、植物拓染还有中草药画。

近年来,阳西县大力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非遗传承项目有77项。阳西县文化馆副馆长张汝霞表示,“非遗活动周”以校地合作的模式,整合两地资源,不仅激活县域非遗与历史资源的现代价值,还创新了传承的方式方法。除了每年举办非遗手工课堂,阳西县还举办了非遗项目成果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多种形式活动,让更多青少年以及市民了解非遗、体验非遗。

撰文:张嘉元 李甜

图片: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蓝淑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