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学子赴惠来东陇,共绘乡村教育数字化“实景图”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作者 林捷勇 2025-07-24 14:45

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7月13日至19日,广东工业大学“数”智育苗突击队走进揭阳市惠来县东陇镇华吴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智慧课堂进乡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支教与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突击队将前沿AI知识融入乡村课堂,为当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新动能。

AI课程走进乡村课堂 科技点亮趣味暑期

7月13日,突击队抵华吴小学,与学校方面交流课程设置等事宜。支教期间,突击队通过家访发现,当地数字教育呈现“认知模糊、应用单一、顾虑突出”特点,仅少数学生会使用“快对”“豆包”核对作业答案,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懂得使用AI拓展知识。突击队于是讲解数字工具正确用法,向家长推荐带“家长管控”功能的软件,引导家长认识数字化工具的价值,以科技助力孩子学习。

在AI语文课程上,队员们围绕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自主编程制作知识闯关游戏,引领学生在趣味闯关中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让抽象的诗文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在AI数学课上,队员们同样发挥专业所长,编程设计“数学大富翁”小游戏,孩子们化身“小玩家”,在闯关答题的过程中,自然巩固课堂所学,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也因游戏互动而焕发生机。队员们通过编程打造的特色小游戏,有效助力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让学习过程更添趣味与实效。

“提问AI”课堂上,队员们带领学生体验向AI提问,掌握明确提问目标、添加细节及优化提问的方法。孩子们提出“地球有多少岁”“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那么长”等有趣问题,在AI解答中探索未知,激发了求知欲。

在AI科学实验课上,队员们引导学生通过电子设备向AI请教实验步骤,开启声学探索之旅。传声筒实验中,孩子们搭建纸杯与棉线“通道”,学到“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原理;“跳舞的蛇”实验里,声波振动让纸蛇“起舞”,再次印证声音与振动的联系,让科学魅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结营不落幕 AI支教加快乡村教育数字化

7月19日的结营仪式上,华吴小学校长表示,一周来的活动在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普及数字教育理念等方面有显著成效, AI特色课程成为孩子们眼中“最亮眼的新奇体验”。学生们也献上精心准备的手语表演《国家》与合唱《我们的明天》,用稚嫩的手势与清亮的歌声传递出家国情怀与对未来的憧憬。

突击队表示,通过实地调研,队员们深入了解东陇镇数字教育的现状与困境。未来,突击队将继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整合调研成果,探索长效帮扶机制,为乡村教育数字化发展贡献力量,让更多乡村孩子在智慧教育的支持下绽放梦想、成就未来。

文字:南方+记者 林捷勇

通讯员 何思颖 方雨

摄影:陈宇欣 郭中宏 江济远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马海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