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南庄打响灭蚊战:天上巡、地面防、断链条

作者 罗湛贤 2025-07-24 14:31

7月,基孔肯雅热突然来袭,一场“空地联动”攻坚战正在禅城区南庄镇全面打响。

在空中,一台台无人机盘旋而起,俯瞰村居楼顶积水、卫生黑点等伊蚊孳生高风险区域,以科技手段破解“高处难达、隐患难寻”的痛点。

在地面,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深入一线清垃圾、倒积水、做消杀,连夜入户排查宣讲防疫知识,为空置房屋全覆盖“贴膜”……从源头阻断蚊虫繁殖链条。

与蚊子“比速度”,南庄党群同心,多措并举织密防护网,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南庄加强对街巷角落的消杀。 南庄镇供图 

南庄加强对街巷角落的消杀。 南庄镇供图 

党群总动员筑牢战斗堡垒

面对突如其来的基孔肯雅热,南庄镇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镇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指挥部,明确各职能部门、各村(社区)防控责任。

南庄镇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镇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指挥部。  南庄镇供图

南庄镇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镇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指挥部。  南庄镇供图

全镇24个村(社区)迅速响应,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结合日常管理实际划分疫情防控网格,由各村(社区)“两委”干部分片包干、担任网格长,细化管理责任。全面落实宣传动员、环境整治、科学消杀、蚊媒监测等工作,将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

“全镇党组织、党员,防蚊灭蚊动起来,筑牢群众健康防线!”南庄镇委发出倡议书,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率先垂范,扛起工作责任。

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机关党组织全面下沉一线支援村(社区);基层党支部利用贴近群众优势落实防控;“两新”党组织积极配合公共区域消杀,守好企业园区。全体党员积极亮身份、作表率,各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逐户宣传防蚊知识、协助清理积水。

党员志愿者入户帮助居民清理积水。南庄镇供图

党员志愿者入户帮助居民清理积水。南庄镇供图

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组织发动在家大学生、妇女群众、企业员工自觉做好家庭、单位内的防蚊灭蚊,并积极参与各村(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党群联动、全面参与,南庄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空中奇兵”高效排查风险点

在南庄的“人蚊大战”中,无人机宛如“空中奇兵”,弥补了传统人力排查的覆盖面小、效率偏低等不足。

其中,龙津村联合南庄镇智慧社会治理中心,创新启用“无人机+”智慧防控模式,针对楼顶积水、卫生黑点等伊蚊孳生高风险区域,构建起立体化高空巡检体系。

龙津村采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风险区域。 南庄镇供图

龙津村采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风险区域。 南庄镇供图

网格员运用高清无人机对辖区房屋楼顶开展空中巡查,可精准捕捉、全面排查房屋楼顶、储物棚顶的积水情况,仅用时两小时就完成2.5平方公里全村巡查。

针对无人机排查发现的问题,龙津村还及时通过“地面联动”,让党员、村民代表有针对性地进家入户督促户主清理积水,预防蚊虫滋生,并对整改情况进行二次复核。

“‘技防+人防’的智慧防控模式,大幅提升了隐患排查的精准度,为疫情防控工作效能提质增效。”龙津村相关负责人说。

在南庄村,无人机则化身“宣传员”,这台经改造的无人机搭载着收音机,在村头巷尾一边飞行、一边循环播放灭蚊信息,让街坊邻里入脑入心。

与此同时,南庄村居的“地面战队”迅速行动,掀起一场全民参与的“闪电战”。

“从7月19日起,每周六、周二,是全村统一灭蚊日,我们来一个铺天盖地,不留死角,全民行动,一起大扫除、灭蚊子!”紫南村仅用了2小时便敲定灭蚊方案,5小时完成全村动员。

500多人迅速化整为零:入户组走家串户、公区组喷洒药剂、装备物资保障组分发器械、报备登记组汇总数据;20个小组就是20支先锋队,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带头往草丛里钻、朝角落处查;89名消杀人员把灭蚊药雾喷洒在每一处街巷角落。

杏头村也开展“地毯式”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清理卫生黑点、卫生死角及房前屋后积水容器,逐户督导落实“翻盆倒罐”,对村道、广场、绿化带、垃圾收集点等实施高频次、全覆盖药物喷洒,确保成蚊密度有效降低。

“贴膜”阻断、“挂牌”消杀出新招

阻断蚊媒的传播路径,是快速遏制疫情的核心。

针对全镇3948间空置房屋开展“防蚊护卫”专项治理,南庄创新采用全覆盖粘贴防蚊薄膜的方式,对空置房屋的门窗、排水口等易积水区域进行密封处理,全面消除卫生死角潜在的蚊虫滋生环境,从源头上阻断蚊虫繁殖链条。

南庄创新采用全覆盖粘贴防蚊薄膜的方式,对空置房屋的门窗等易积水区域进行密封处理。 南庄镇供图

南庄创新采用全覆盖粘贴防蚊薄膜的方式,对空置房屋的门窗等易积水区域进行密封处理。 南庄镇供图

为强化防控工作透明性与规范性,南庄还在全镇蚊媒易孳生、人员密集的重点防控区域规范设置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消杀明示牌,建立“一区域一档案”消杀记录机制——逐项登记消杀作业的时间节点、消杀方式、药剂名称及浓度,操作人员等核心信息。

南庄推出消杀明示牌,建立“一区域一档案”消杀记录机制。南庄镇供图

南庄推出消杀明示牌,建立“一区域一档案”消杀记录机制。南庄镇供图

南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标准化公示与全流程记录,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推动消杀工作落实落细,全面提升防控实效,为居民营造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要营造全民防疫灭蚊的氛围,关键要靠宣传。近期,南庄统一开展夜访入户行动,领导干部带头下沉村居,挨家挨户开展全面排查和清理,并向群众派发宣传单张和灭蚊片。

“您看,水生植物的水里容易藏蚊子幼虫,要是看到细细的、扭动的虫,就得马上换干净水,不然过几天就成蚊子了。”南庄镇委书记、镇长宋颖彪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照向玻璃花瓶内,耐心地向村民解释。

“原来是这样,以前真没注意到!”村民凑近细看,连连点头。

“这里有水生植物养护、积水清理的小窍门,您可以照着做。”通过入户走访,南庄将防疫宣传做深做实做细。

截至7月23日,南庄累计发动3878名党员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发动村民群众参与防控超6000人,入户19188户,清理孳生地2657处,清除卫生死角486处。

采写:南方+记者 罗湛贤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