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虎门组团携手松桃,东西部协作绘就乡村发展新图景

作者 何明强 2025-07-24 16:32

近年来,东莞市虎门组团(虎门、麻涌、沙田、中堂、滨海湾)与贵州松桃县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聚焦“农文旅路线升级、特色乡村引流、乡村人才培育”三大目标,通过资金赋能、明星引流、人才培育等举措,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发展新路径。

资金赋能:绿色资源变“资产”

虎门组团与松桃县用好用活东西部协作资金,完善乡村硬件设施,打造多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在普觉镇棉花山村,虎门组团投入200万元协作资金建成10幢精品民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9万元;黄板镇纳冲村苗妹子生态观光园利用100万元资金打造观星、揽月阁等5栋民宿,吸引湘渝游客;苗王城景区所在地薅菜村投入510万元建设农特产品展销中心,丰富景区业态。此外,330万元协作资金用于完善桃花源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景区化”品质;大湾苗寨投入190万元将6幢民房改造为民宿,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同时,虎门组团通过直播助力松桃“出圈”:虎门文体中心、虎门寨社区歌舞团赴松桃助演村晚,虎门融媒体中心直播村晚并联动主流媒体报道,有效宣传当地旅游资源与特产。

明星引流:名气聚“人气”

借助东西部协作平台,虎门组团邀请文体明星为松桃“代言”,将名人“名气”转化为乡村“人气”。

篮球运动员朱芳雨携东莞劳模篮球队现身松桃村晚,体验民族文化并为松桃卤鸭免费推广,相关话题线上围观超50万人次;蹼泳世界冠军黎嘉雯参与村晚演出,为松桃文化代言;斯诺克世界冠军瑞恩·埃文斯、白雨露在莞铜友好城市台球文化节期间,打卡松桃盘石镇红石林、正大苗王城,助力景点成为旅游目的地。

通过系列文体活动,松桃乡村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松桃村晚”“松桃卤鸭”等成为网络热词。

人才培育:产品变“商品”

为推动乡村“产品”向“商品”转化,两地深化人才培育合作,构建“孵化+带货”模式。

在普觉镇棉花山村村播孵化基地,负责人胡番鑫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的7天乡镇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学习直播技巧后,带领团队采用“孵化中心+村集体+农户”模式,为乡村主播提供培训、设备及运营支持,并定制“一村一IP”方案。目前基地月带货量达20万元,助力松桃卤鸭、米豆腐、苗绣等特产“触网”销往全国。

此外,两地推进“校校”“校企”合作,打造高技能人才、服装设计人才、电商人才培训平台,围绕“六品”(人品、作品、成品、产品、商品、名品)培养产业链紧缺人才,每年可孵化300名以上高素质人才。

值得关注的是,“四中心两室一基地”(苗绣研培中心、苗绣非遗服饰品研创中心等)推动松桃苗绣与东莞时尚元素融合,作品不仅登上时装T台,更进入服装市场和乡村旅游景点,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实现非遗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南方+记者 何明强


编辑 冯文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