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佳果红,税惠添香浓。作为粤东荔枝核心产区,今年汕尾市荔枝种植面积达25万亩,荔枝产量预计突破10万吨。
在这份丰收甜蜜的背后,汕尾税务以政策赋能、服务提效、合规护航三大举措,融入荔枝全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税动能”。
税惠浇灌,荔农增收产业旺
汕尾城区宝楼村是当地荔枝产业的“明星村”,依托30余个优质品种,构建了“种植—加工—文旅”全链条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5G直播、冷链物流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产业升级持续注入动能。
“税惠政策为我们的创新之路提供了坚实保障!”汕尾市碧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该公司联合农户、合作社、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长期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建立“凤山红灯笼”新品种示范基地,实现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汕尾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开展“滴灌式”服务,精准辅导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惠农政策,“从纳税申报到发票开具,全流程贴心服务让我们轻装前行,助力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稳健。”该负责人补充。
服务下乡,政策红利算得清
聚焦荔枝“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汕尾税务部门创新编制《农产品税收优惠指引》,清晰列明种植环节免征增值税、加工销售环节适用低税率等政策要点,以“政策清单”形式精准标注各环节红利,便利涉农主体“一册读懂优惠账”。同时,组建“助农政策宣讲团”深入果园、合作社,围绕涉农经营合规要点进行梳理,细化种植户在免税申报、发票开具、税务登记等环节的操作规范,采用“政策宣讲+案例解析”的形式,助力种植户精准掌握合规经营核心要求,推动涉农主体经营行为标准化、规范化。
“没想到种植荔枝也能享受税收优惠,税务人员上门讲解时,我们才算清了‘减负账’!”果农的肺腑之言,印证了税惠直达的扎实成效。
一线解难,荔枝畅销有保障
在不久前举办的“给‘荔’陆丰 鲜达全球”产业大会上,汕尾税务部门聚焦参会主体需求,现场设立税收政策咨询点,提供优惠政策解答和助“荔”团队问需解难服务,为荔枝产业从山海沃土走向百姓餐桌注入“税动能”。
河东镇荔农王先生现场咨询后表示:“税务人员辅导很细致,让我们了解了销售荔枝的税费优惠政策和代开发票流程,解决了我们对接收购企业的凭证难题。”
汕尾市中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对税务部门主动到摊位“问需解难”表示感谢:“税务人员详细解答了开票限额问题,解决了我们销售旺季的燃眉之急。”该公司推出的明星产品“迟美人”荔枝单果重达100克,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因其耐储运、风味浓郁的特性,成为荔枝市场的“宠儿”。
税务助力与优质产品双向赋能,让汕尾荔枝在市场一路生花,也为农企发展添翼,书写政企协同促产业繁荣的生动篇章。
南方+记者 陈欣欣
通讯员 许丹旭 梁明诗 黄颖 庄浩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