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炜杰:2025年高考物理方向梅县第一的背后
在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优秀毕业生展示长廊里,徐炜杰的名字与“浙江大学”“653分” 等标签紧密相连。他用六年时光完成了从初中入校到高中登顶的蜕变——从中考梅县区十多名,到高考以653分跻身梅县区榜首、梅州市前列,他的成长轨迹,不仅是一部个人奋斗史,更成为梅县外国语“厚积薄发、全人培育”教育理念的鲜活注脚。
“高中三年,像一场精准的马拉松。”徐炜杰的学习方法论,藏着对“阶段”的深刻理解。高一衔接期,他专注于“思维转型”,跟着老师把初中知识与高中体系对接,数学老师提前下放的高考题型训练,让他早早摸到了高中学习的“脉搏”;高二筑基期,他用“题海+复盘”巩固优势,把高一遗漏的知识点制成“漏洞清单”,逐个击破;高三冲刺期,他从“刷题”转向“建框架”,在二轮复习中梳理出物化政三科的思维模型,“看到题目就知道考什么、用什么方法解”。
而高考前最后几周的心态管理,更显他的清醒。“那时候知识点很难突击,不如每天花20分钟散步,告诉自己‘会的都能发挥’。”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让他在考场上始终保持冷静。正如他所说:“把高考当普通考试,反而能交出最好的答卷。”
学校以系统性教学为学子铺设进阶阶梯。徐炜杰高一便入选重点班,他认为数学老师极具前瞻性,在高一便将高考题型融入日常训练中,以高标准锤炼学生解题能力。班主任则细致关注学生心理与学业动态,每次考试后均进行面对面个性化分析,对状态不佳的同学及时疏导。“每一科老师都尽心尽力,基本都会一对一辅导解惑。”徐炜杰的感言道出了学校师资团队的专业投入。
从初中到高中,徐炜杰在梅县外国语学校度过了六年时光。“留下的理由很简单,这里像家。”这种温暖而安心的环境,成为他心无旁骛专注学业的坚实后盾。学校丰富的活动与支持性环境,让选择继续留校深造成为他自然而坚定的决定。
“把高考当普通考试,人生才有更多可能。” 这是徐炜杰给学弟学妹的叮嘱。他见过太多同学因过度紧张发挥失常,也亲身验证了平和心态的力量。而他的这种心态,恰是学校六年培育的结果:“老师从不只看分数,更教我们‘如何面对输赢’。”
如今,即将踏入浙江大学的他,最想对母校说:“六年青春,双向成全。” 他在这里从懵懂少年长成目标清晰的学子,而学校也因一个个像他这样的学子,不断书写着教育的精彩。正如他所说:“我会带着这里的印记继续前行,也盼着有一天能回来,为这棵‘大树’添一片叶。”
文字 南方+记者 张柳青
视频 南方+记者 杨斐君
通讯员 梁子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