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5年佛山市企业家日、人才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今年以“新动能、新业态、新佛山”为主题,旨在携手企业家和人才,凭“敢饮头啖汤”的精神“再造一个新佛山”。
作为专场活动,顺德区于9月28日以“凤凰翔四海,顺德聚英才”为主题,举办人才交流会、成立“金凤凰”人才基金,向全球展现其引才诚意与决心。

城称“凤城”,才喻“金凤凰”——顺德,正让这个美好的名字变得名不虚传。这里,已成为人才翱翔的起点。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顺德作为制造业强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顺德人才工作的亮点,在于构建了一个与产业深度融合、让人才安心扎根的有机生态。
顺德人才战略的成功,首先源于精准定位。对于一座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城市,人才工作必须与产业升级同步。在企业家日、人才日活动中,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的集中展示,不仅呈现创新成果,更勾勒出顺德对人才的“需求地图”与“发展舞台”。
莱茵港、工业设计港、天太机器人与港科大(广州)联合实验室、库卡机器人与西安交大研究院的合作项目……在27日的佛山市企业家大会暨人才发展大会上,顺德的人才落地成果引人注目。
这标志着顺德从依赖产业规模“被动吸附”人才,转向围绕新质生产力“主动布局”人才链。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60%,既证明了人才吸引力,也为更高层次人才需求培育了沃土。“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闭环,正是顺德从“产业强区”迈向“人才强区”的核心逻辑。

发展新质生产力,佛山企业家大会暨人才发展大会上,顺德区多个人才成果项目落地。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顺德的引才模式彰显系统思维与创新魄力。它突破传统“广撒网”招聘,打出“组合拳”:一方面“走出去”,赴香港等地精准对接,拓展国际引才渠道;另一方面“请进来”,通过“才聚凤城”“百所高校顺德行”等活动,让人才亲身体验顺德活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顺德今年以“带土移植”模式成功引进了日新绿然材料、东方龙大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团队。同时,重点支持华南理工大学顺德创新园区建设,推动政策与服务直达,已累计引进院士领衔的高层次团队40余个、副教授及以上人才103人,孵化企业128家,其中包括1家国家级和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这一模式实现了从引进“单个科学家”到引入“整个创新单元”的转变,如同连带原土移植树木,成活率与成长性更高。顺德追求的不仅是人才数量,更是人才带项目、携团队、扎根发展的整体效能。
人才竞争的下半场,关键在于生态与服务。顺德深谙此道,留才策略正从提供优厚政策的“初始吸引”,转向营造让人才安心创业、舒心生活的“长期幸福”。
具体体现在“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从子女入学到医疗保障,细致入微;全区26个人才驿站提供“拎包入住”,解决青年落脚难题;“金凤凰”人才、“金伯乐”“金梧桐”单位致谢及丰富活动,则赋予人才社会礼遇与归属感。
持续优化的“软环境”,让人才感受到的不仅是机会,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与尊重,真正使他乡成为故乡。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前,顺德正深入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文化赋能经济,推动两者互动增长,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高地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建设人才“向往之城”,既是顺应时代之举,也展现出顺德“敢饮头啖汤”、与天下英才共创共享的胸襟与远见。
采写:南方+记者 欧阳少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