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汕头全市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赋能工作推进会在金平区金砂街道金丰社区召开。来自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的50余名干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观摩与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全市各地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从“有阵地”向“优服务”升级的生动实践,为下一步深化基层治理、提升服务效能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现场观摩:从“金丰样本”看服务焕新
上午8时30分,与会人员齐聚金丰社区。一场特色鲜明的观摩路线,让“提质赋能”变得可观、可感、可触。
从飘出阵阵饭香的“丰味社区食堂”,到探索“社区合伙人”模式的党校路党群服务站;从充满欢声笑语的“金邻乐趣汇”,到书香弥漫的“金邻书香苑”……来自试点村(社区)的基层干部边走边看,边听边问,亲身感受金丰社区通过“1+3+N”阵地体系,将服务精准投送到居民“家门口”的创新实践。
“这里不仅是办事窗口,更是邻里交往、文化传承、社区共治的活力空间。”一位基层干部感慨。观摩途中,社区网格化管理、“积分制”激励、骑手友好社区创建等具体做法,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与会代表实地领略了党群服务从“物理空间”到“活力磁场”的生动转变。
今年以来,金丰社区以“空间拓展+亲民改造”为主线,推动党群服务阵地内部提升、服务空间向外延伸、服务内容向内深化,成为全市提质赋能行动的一个缩影。
社区党委书记介绍,通过运营社区社会企业,引入第三方经营社区食堂、开展中介服务等,社区不仅增强了“造血功能”,更实现了服务与民生的深度融合。社区建立了“社区合伙人”队伍,通过链接共建单位、辖区商户等多方资源,带动企事业单位和爱心商户加入“社区合伙人”队伍,实现社区服务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
交流互鉴:各地亮点纷呈 赋能基层治理
在随后的推进会上,龙湖区委组织部、澄海区委社会工作部、金平区金砂街道、濠江区东湖社区、潮南区东盐村等5个单位代表分别交流发言,展现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富有实效的实践成果。
龙湖区推动中医药资源、非遗下沉社区,开展“‘医’心惠民 ‘遗’脉相传”系列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澄海区打造“食茶话事”“民声茶座”等议事平台,推动“陌邻”变“睦邻”,增强社区凝聚力;濠江区东湖社区构建“1+N”党群服务网络,联动高校、企业、社会组织,打造“夜市大舞台”“东湖米仓”等特色空间,实现惠民与创收双赢;潮南区东盐村立足“粿文化”,打造粿品工坊、侨胞之家,推动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融合,走出一条“小阵地大作为”的乡村振兴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实践中,可以看出针对城乡差异的精准施策:农村地区拓展农技指导、快递代收、老年活动等功能;城市社区创新推出夜间门诊、零工市场、托幼服务等便民举措。聚焦“一老一小”需求,组织开展潮剧表演、非遗体验、假期公益班等活动;面向青年群体提供电工实训、电商培训等技能提升课程。
党群服务中心的提质赋能,不仅是空间的优化与服务的拓展,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通过整合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创新运营机制,这些阵地正逐步成为凝聚群众、服务民生、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重要枢纽。
任务部署:从“硬件提质”到“运营赋能”
“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赋能是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汕头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持续深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建设,推动更多政策、资源、服务向基层倾斜,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党员群众“愿意来、经常来、喜欢来”的温馨家园,为汕头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层根基。
接下来,汕头将聚焦空间再优化、服务再精准、运营再创新三大重点任务,扎实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赋能。
具体内容包括:推动阵地“去围墙化”“去行政化”,打造开放、温馨、具有潮汕特色的服务环境;围绕“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等需求,开展常态化、特色化活动,提升服务针对性;推广“社区合伙人”“积分制”“先锋工场”等模式,推动阵地增强“造血”功能。
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基层治理的“桥头堡”,更是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此次推进会,既是一次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一次经验的深度交融。随着提质赋能行动的持续深入,汕头基层治理的“幸福底色”将越擦越亮,也为“百千万工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党群力量。
南方+记者 郑淼鑫
通讯员 汕组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