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合集
#高质量发展#中山一院
10月13日,中山一院举行华南地区
首台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开机仪式
并于9月28日开展了首批
三台支气管镜机器人活检手术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标志着
中山一院在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
手术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为肺部疾病的诊疗提供了
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首台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开机仪式
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党委书记骆腾等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了开机仪式。“Ion支气管镜机器人的开机启用是一个新的起点。”肖海鹏院长在致辞中表示,Ion支气管镜机器人是中山一院推广机器人手术,赋能临床诊疗的又一次崭新尝试。它能够让内镜医生突破人类医生的技术及操作极限,挑战更高难度的手术禁区。它的引进是医院抢占医学装备与技术制高点,推动肺部诊疗临床技术迈向新的高峰和构建疑难重症诊治中心的重要支撑,更是创建高水平国家医学中心、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和生动实践。
骆腾书记表示,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启用是中山一院紧跟前沿技术、推动学科建设、提升诊疗水平的体现,也是医院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的体现。“新设备将为医生装上‘智慧的双眼’和‘稳定的双手’,极大地提升诊疗的精准度、安全性和效率,有效扩展复杂疑难手术的适应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仪式现场
仪式现场,中山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郭禹标介绍了Ion支气管镜机器人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呼吸诊断与介入治疗中心负责人廖槐通过生动的术中视觉影像,介绍了首批三台支气管镜机器人活检手术的操作经过和诊疗效果。仪式由医务处副处长、急诊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罗益锋主持。
视频来源:南方日报
深入肺外周支气管精准“狙击”
提高毫米级肺小结节诊断率
廖槐表示,肺癌的早筛早诊相当重要,但在诊治中也会面临一些难题。如早期肺癌一般始于肺小结节,而一些结节尤其是磨玻璃结节,医生在CT诊断中可能无法做出正确决断。“超过70%的肺癌结节位于肺外周,传统的支气管镜难以到达,经皮肺穿刺活检亦存在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限制。”因此,肺部结节的精准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检查方法存在局限性。
Ion支气管镜机器人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Ion支气管镜机器人是一种用于肺部微创诊疗的机器人平台。Ion系统导管外径仅有3.5mm,只有常规气管镜的60%,相比于普通支气管镜能进入更外周支气管,实现近距离的经外周支气管精准穿刺活检,显著增加活检的阳性率,帮助医生精准诊疗肺小结节,即使是毫米级的小结节也能实现较高的诊断率。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支气管镜机器人系统之一,它具有精准、稳定、安全等优势,其超微创的诊疗方式可以减小患者的痛苦,加速康复进程。
Ion支气管镜机器人
临床研究显示,其诊断率在多个中心都可维持在高水平。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CONFIRM的结果显示,在平均结节大小只有14mm的情况下,其诊断率达到了90%,在155个结节中,未观察到任何类型的气胸,出血为1.3%。
开展首批支气管镜机器人手术
AI联合导航实现“百发百中”
据廖槐介绍,首批开展的三台支气管镜机器人活检手术均为困难活检肺部结节病例,在Ion支气管镜机器人辅助下,实现了100%的抵达率和活检。
第一例手术的患者影像学高度怀疑患有肺恶性肿瘤。此前,患者已历经两次病理活检,结果均为阴性。CT影像显示,病变部位没有支气管通向,且病灶紧紧贴着心脏,常规气管镜活检想要获得阳性结果,犹如在荆棘丛中寻宝,困难重重。
“这位患者的情况非常棘手,常规手段很难取得有效样本。”廖槐说道。在手术中,医生团队借助Ion支气管镜机器人,联合运用C臂CT、超声小探头、人工智能快速现场病理评估(AI - ROSE)等多项先进技术,并采用冷冻肺活检的方式,确保取材样本量充足。术中,AI-ROSE评估迅速给出明确反馈——取材满意,并获得阳性病理结果,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
首例Ion支气管镜机器人手术开展
第二例手术的患者左肺尖有一个直径仅约1cm的结节。这个结节位置极高,周边还分布着多个肺大疱,没有支气管通向,常规气管镜根本无法抵达病灶,经皮肺穿刺活检也难以实施,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然而,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展现出了它的神奇之处。医生团队借助它精准地到达左上肺穿刺部位,对左上肺尖结节进行精准穿刺活检,成功获取了病变组织。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一过程避免了传统活检技术可能带来的气胸等并发症。
医生团队操作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开展手术
第三位患者的肺内小结节在随访中持续增大,且周围血管丰富,活检出血风险极大,堪称“在雷区中行动”。团队再次借助Ion机器人,结合C臂CT术中精细调整,规划出一条安全穿刺路线,精准避开血管,平稳完成活检。
“每一步都分毫不差。”廖槐形容,“机器人给了我们‘毫米级’的稳定与精准,这是实现安全穿刺的关键。”
中山一院一直致力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此次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Ion支气管镜机器人活检手术,将为肺癌、肺结节等疾病患者带来更微创、更精准的诊疗体验,使医院在胸部疾病的诊疗技术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未来,医院将进一步探索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在更多胸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潜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优化技术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并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医院也将积极与国内外医疗机构展开合作,共同推进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新闻
▼29年“僵硬”症状,有望破解!新疗法首次引进广州
▼港澳药械通引进!新器械首用抢救肺动脉栓塞患者
▼创新“Lichun术式”!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有了新疗法
--- FAH-SYSU ---
来源|中山一院
校审|廖 槐
初审|梁嘉韵
审核|彭福祥
终审|张 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