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英小学围墙外水渠清理、沐陂东路倾斜电线杆修复、天慧社区增设健身场所、杨梅河沿线非机动车道路面平整……
近年来,广州市天河区人大新塘街道工委让代表唱主角,促进代表依法履职,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作用,当好“民意窗”,架起“连心桥”。
主动亮“码”听民意
“扫码就可以反映问题,真是太方便了。”黄女士是新塘街道某小区居民,她通过张贴在电梯中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二维码,反映自己所在的小区电动自行车存在乱停放的问题。
第二天,她就接到了代表联络站的电话。随后,经过基层民主协商,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整治方案落地。“一方面规范了停车区域,另一方面增加了充电设施。”对于办理结果,黄女士表示非常满意。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反映民意的“最初一公里”。为更好地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人大新塘街道工委将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二维码制作成一批海报、台卡、卡片等宣传品,在社区、村公司、企业前台等广泛张贴、主动亮“码”,方便群众随时提意见,同时及时处理群众扫码反映的问题,形成“线上反映-线下处理-线上反馈”的管理闭环。
将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天英小学是新塘街道辖区内的一所小学,与西围公园相隔一道沟渠。“以前路过那条臭水沟,我们都要捂着鼻子。”一位天英小学学生说。而对于周边居民来说,这条水渠带来的烦恼不仅是异味。“杂草、淤泥和积水正是蚊虫的最爱,是登革热等疾病传播的潜在危险点。”一位周边居民说。
在一次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群众活动中,整治天英小学外沟渠的建议作为民意热点被收集上来。在人大新塘街道工委的协调和推动下,天英小学外沟渠升级改造工程启动。清理渠边杂草、硬底化渠底、设置合理坡度破解排水不畅难题……一番“对症下药”的操作之后,水渠变成了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新塘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会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梳理分析所在辖区内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照单全收、分类交办、闭环管理、全程监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如何让人大代表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在新塘街道履职的广州市人大代表应华江看来,关键是要将心比心,将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应华江是一名企业家,虽然平时工作忙碌,但他从未忘记自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涵洞水浸问题整治、新园新村输变电设施升级改造、优化道路交通灯设置实现人车分流、高速公路增设噪声隔离墙……在履职过程中,应华江积极参与多方调研、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用好人大代表,是人大新塘街道工委做好工作的关键一招。“除了用年中、年末代表履职报告会等硬制度去推动外,我们还会结合每个代表的专业背景等,做到人尽其才。”人大新塘街道工委负责人表示。
南方+记者 李乾
通讯员 樊敏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