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农垦友好农场坐落于雷州半岛徐闻县中南部,作为徐闻菠萝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核心产区,有着50余年的菠萝种植史,常年保持在1.8万亩左右,年均产量超4万吨,产值近3亿元。
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友好农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产业强镇建设资金为杠杆,构建起集科研育种、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冷链仓储、智慧物流于一体的菠萝全产业链体系,助力广垦菠萝从地域特产向中国“金字招牌”跨越升级。2023年,友好农场成功跻身国家第一批产业强镇行列,为乡村产业振兴树立示范样板。
无人机飞防作业
引种培优:让“伤心果”变身“致富果”
友好农场的万亩菠萝田处于菠萝生长黄金地带,早期主要种植巴厘品种,占总面积的98%以上。由于种植存在品种单一、管理粗放、单价低等问题,一度出现“农户不敢种,商人不敢收”的窘境。
2021年以来,友好农场利用菠萝产业强镇项目,引进台农16号、17号等优质凤梨品种,筛选出果肉嫩滑、酸甜适中的台农17号等优良品种,试验示范种植480亩,并通过GPS定位、盖膜、电石催花、果实套袋等技术创新,努力攻克凤梨管理技术难题,实现了亩均利润近3000元,让农户的“伤心果”变成了“致富果”。如今标准化种植模式已带动30户农户种植台农17号、芒果凤梨、冬蜜凤梨等新品。农场计划3年内实现1万亩新品种示范规模,覆盖率达50%以上。
湛江农垦菠萝产地运营中心。
革新流通:实现从田头走出国门
为破解农产品流通难题,友好农场投入农业强镇资金1000万元,建成300平方米包装中心与2368.96平方米物流中心,整合省级产业园资金215万元打造4500平方米产地交易中心。如今每日清晨,包装中心的工人为带露菠萝套上防护网衣,经物流中心发往湛江农垦菠萝产地运营中心(广东徐闻RCEP菠萝国际采购交易中心)进行智能化分选。在这里,菠萝经过重量、糖度、成熟度三维检测完成“数字体检”,然后发往全国、走出国门,年交易量突破10万吨,实现从田头走出国门的高效流转。
菠萝机械化田间管理。
精深加工:激活产业链深层价值
友好农场整合资金550万元建设1640平方米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库,配套菠萝分级及地磅等相关设施,并利用现有的茶厂厂房等资源引进合作方,将雷州半岛无人问津的菠萝小果,变成了“万人迷”的鲜切小菠萝,实现年加工菠萝鲜果近5000吨。
同时联合省供销社投资8376万元,建设1.42万平方米的冷链物流中心,形成5万吨年吞吐能力。通过菠萝精深加工与冷链物流服务有机融合,有效延长菠萝产业链,提高菠萝产业附加值,带动职工和周边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菠萝机械化种植。
强镇惠民:打造联农带农共同体
“企业增效与职工增收并重”是友好农场的发展初心。友好农场通过示范种植,严格执行《凤梨生产技术规范》,按照“50亩一格、300亩一基地”的标准,打造了3个规模化、标准化、水肥一体化的种植基地,做到管理、种苗、技术、物资、采收、销售的“六个统一”,实现凤梨亩产超5000斤。农场还免费为农场职工及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提供种苗支持、技术服务及销售服务。截至2024年底,带动菠萝新品种种植面积超4000亩。
下一步,友好农场将锚定“强农、联农、富农”的目标,主动服务“百千万工程”,围绕延长菠萝产业链、提升菠萝价值链,保障菠萝供应链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造集农业、人文、康养、旅游为一体的菠萝产业强镇,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农垦样板”。
来源:湛江云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