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举全市之力打造“金字招牌”

作者 余丹 2025-06-30 15:25

6月30日,汕头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和“奋起再出发”的姿态,提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这是继2023年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以来,汕头时隔两年再次以高规格形式召开此会。何以体现高规格?现场会议不仅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区县,现场邀请包括市党代会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市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代表,市行业协会、商会会长,个体工商户代表等参加会议。

就是要向全市干部群众表明一个态度,营商环境没有旁观者、局外人,人人都是参与者、答卷人。汕头将与社会各界同心同向、共同努力,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指出,汕头将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将聚焦政务服务、综合成本和城市形象三大维度,将“汕头服务”打造成为新时代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

直面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短板

温湛滨指出,2023年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以来,政务服务水平有力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要素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实现整体提升,连续4年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粤东粤西粤北城市首位。但与先进地区和企业群众新期盼相比,汕头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汕头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涛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迅速抓好传达贯彻,以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为抓手,切实提高行政审批速度、展现为企服务温度、校准执法监管尺度,真真正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加快推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提供坚实支撑。

推出11项重点任务52项举措

汕头市委副书记赖小卫现场解读《汕头市“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该方案找准企业发展困难的症结,围绕政务服务、企业环境、政治生态3个方面,开展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专项行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专项行动、营造清朗政治生态专项行动,推出11项重点任务共52项回应关切、优化体验、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将全力以赴让每位在汕创业者、企业家都能获得最佳体验和最好服务。

《行动方案》指出,针对行政审批不到位的问题,坚持“能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能秒批的秒批、能上网的上网”,逐步提升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秒报率、秒批率、全程网办率;针对投诉处理不彻底的问题,在9月底前将咨询类、意见建议类和投诉举报类事项的办理时限分别由5个工作日压减至在1个、2个和3个工作日内办结反馈;针对政策发布不及时的问题,将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惠企政策统一发布机制,将政策事项“一键”发送至所有目标企业,实现惠企政策点对点“精准推送”,逐步实现政策“免申即享”,解决企业和群众申请政策“条件看不懂、材料一大堆、申报靠跑腿”等问题;针对经营成本仍高企的问题,将从用电、用水、用气、土地、融资等方面强化措施,促进融资需求100%对接。

讲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汕头故事”

现场颁发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聘任证书,共有24名来自社会各界人士被委任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记者获悉,汕头将通过开设营商环境曝光台,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引导党员干部转变思想、改进作风,并从现在开始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对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行为进行智能预警监测。

“市场营商环境是用脚投票,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温湛滨在会上指出,汕头要聚焦政务服务、综合成本和城市形象三大维度,细化举措、精准发力、真抓实干,推动营商环境位次、实效、影响力全面提档升级,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汕头高质量发展的最强“磁场”、最亮“名片”、最响“品牌”。

他尤其提到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责任清单,加强统筹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坚信“凡是大湾区、长三角能做到的,汕头也能做到,也应该要做到”,以重点突破推动营商环境全周期、全过程、全领域优化,更好把营商环境工作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具体成效;要创新舆论引导机制,讲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汕头故事”,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的浓厚氛围。要完善考核问责体系,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坚决以“零容忍”态度追责问责破坏营商环境行为,每年通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和十大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余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肖俏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