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冠军,也可以很“显形”。7月3日,佛山南海举行“品牌,让南海更受尊敬”全国制造业南海冠军荟活动,南海区总商会与品牌联盟现场签约。前三批144家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企业的代表、上百家第四批寻访活动报名企业的代表,以及商协会、重点企业代表等超过500人参与。
合作签约仪式。
合作签约仪式。
活动现场,隐形冠军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晓佳聚焦冠军成绩、第四批申报亮点、冠军服务、品牌联盟赋能等方面,深入解读南海全国制造业隐形冠军的培育成果与发展历程,以及第四批南海全国制造业隐形冠军寻访活动开展情况。
目前,第四批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寻访活动已吸引上百家企业报名,广泛覆盖电子电气、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器械等多个板块。
其中,新旧产业共融,电子通信类占比最高(18%)。这些企业2024年营收中位数约10亿元,平均值18.6亿元,其中七成企业营收集中于0.5亿—5亿元区间。超10%企业年增长率超50%,部分企业三年增长数倍。同时它们注重科技创新,平均研发强度达5%,超80%为高新技术企业,62家获专精特新称号,其中11家为国家级“小巨人”。在出海方面,约2/3企业有出口业务,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中东。在资本市场方面,9家在上市辅导期、40%有上市规划。
此前,南海已经完成了三批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寻访活动,选出了144家隐形冠军企业。这些企业,数量只占南海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3%,但是贡献了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2%、有效发明专利的30.13%,还带动“三高四新”产业增加值占GDP超40%,其中23家企业还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据不完全统计,前三批隐形冠军企业2024年平均每家营收约7亿元,总营收约千亿元。
南海隐形冠军企业备受关注。
南海隐形冠军企业备受关注。
以隐形冠军为代表的南海优秀企业,数不胜数。南海自古就是品牌荟萃之地、产业勃兴之所。回溯历史长河,唐宋时期,工商业就初具规模;宋代时期,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出品的陶瓷器已凭借海上丝绸之路走向海外;明清时期,西樵丝织、大沥铁器等颇负盛名,初步形成“一镇一品”的原始品牌标识格局;近现代以来,南海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承百年不辍之匠心,铝型材、纺织、家具、中成药等产业闻名遐迩。
截至目前,南海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910家;拥有各级政府质量奖71个,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64 家,中国专利奖86个,55家企业、超400家工厂、近4000项产品入选市“十百千万”制造业品牌矩阵。
在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看来,品牌兴,则城市兴;品牌强,则企业强。“隐形冠军”企业专注于细分领域,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是品牌建设的潜力股。他表示,希望“冠军”企业家们积极参与进来,凭借技术优势和差异化产品,在细分市场中树立品牌标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品牌效应,“走出一条南商出圈、出彩,质量强企、强区,品牌引领、引航的路子来,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为‘再造一个新佛山’续写更大的荣光!”
《品牌,让南海更受尊敬》培训。
《品牌,让南海更受尊敬》培训。
“我们一起来打造南海品牌的‘黄金十年’,开启南海品牌建设的新征程,让南海的因为品牌而更受尊敬,让世界因为南海品牌而更加骄傲!”活动现场,品牌联盟董事长、中国品牌节主席王永分享了品牌建设领域的理念与成功经验,并作题为《品牌,让南海更受尊敬》辅导报告,从专业视角剖析南海品牌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为南海制造业品牌发展提供战略指引。他表示,希望与南海的隐形冠军企业强强联手,打造隐形冠军主题的集合展、为南海隐形冠军企业提供发布平台,在全球打响南海品牌的声量。
南海区总商会还与品牌联盟在现场进行了项目合作签约。双方将在2025年第十九届中国品牌节展开全面合作,包括邀请南海区重点企业参加开幕式,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对接资源等。在正在开展的第四批隐形冠军寻访活动中,南海区总商会将借助品牌联盟这一国内首个具有联盟性质的品牌专业机构的专业资源与广泛影响力,推动南海制造品牌迈向全国,为企业搭建高端交流平台,助力其迈向全国,进一步提升南海制造业品牌的整体形象。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是南海区推动制造业品牌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南海在新形势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未来,南海将依托中国品牌节平台,推动形成“冠军企业集群+区域品牌形象”的协同效应。相关单位将与品牌联盟围绕“品牌、AI与出海”等核心议题开展品牌专题活动,借助品牌联盟丰富的品牌建设智库资源和覆盖全行业的专家网络,精准赋能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真正实现“品牌,让南海更受尊敬”的目标。
采写:南方+记者 熊程
摄影:南方+记者 戴嘉信
通讯员 布倩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