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师,如何守护佛山百万“打工人”?

非常医+1 2025-09-19 11:20

在佛山制造业车间轰鸣的机器声中,一场守护劳动者健康的行动正在悄然展开。职业健康师,这个新兴的专业群体,正逐步改变着百万产业工人的健康命运。

佛山是全国第四个工业产值超3万亿的城市,拥有10万户工业企业,产业工人超过300万人。在这里,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存,职业病危害因素复杂。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万家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2024年4月,佛山首批12名职业健康师正式受聘上岗,点对点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协助搭建职业病预防体系,为劳动者筑起健康防护墙。

此后近一年半的时间里,这支由职业卫生、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队伍迅速壮大。截至目前,佛山共选聘职业健康师240人,签约服务企业485家,惠及劳动者超过8.31万人。

他们是如何开展职业健康工作的?实际成效如何?跟随职业健康师的脚步,我们一探究竟。

精准把脉除隐患

她为企业开出“治理良方”

今年年初,三水区疾病防治所职业病防治科副主任医师、佛山首批职业健康师陆敏芳接到一例咨询:区内一大型铝型材企业2024年度工作场所定期检测,部分岗位的粉尘和化学毒物检测结果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问题出在哪里?又该如何科学整改?陆敏芳迅速响应,对企业检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立即赶赴现场勘查。经过细致排查,她很快锁定症结:喷粉工位因防尘设施积尘较多,影响防尘效果。地面、粉箱积尘较多,导致扬尘较大,粉尘超标;喷漆工位则因存放油漆量较大,且部分开封后的油漆未加盖,出现挥发。加上检测当天喷漆房抽风系统电机故障未能及时维修,喷漆房通风量不足,导致甲苯、二甲苯检测超标。

职业健康师在企业现场勘查。 通讯员供图

职业健康师在企业现场勘查。 通讯员供图

针对这些问题,陆敏芳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针对性整改方案,秉持“少花钱、办实事、见效快”的原则,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企业对应整改完成后,技术人员对超标点位进行复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指导企业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并提出整改建议,只是职业健康师一众职责中的一项。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特点,佛山设计了模块化、阶梯式的“职业健康师服务包”,包括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与指导、职业病诊断与康复援助衔接、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职业健康培训与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支持与干预等。

职业健康师到企业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通讯员供图

职业健康师到企业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通讯员供图

佛山是制造业大市,拥有装备制造、泛家居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制造业成为这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最强大的底气,也带来了职业病防治的庞大需求与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全市约有7万家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佛山市职业健康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所长谢迎庆表示,目前由噪声与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占比超九成。尤其是噪声,已经成为佛山职业病的第一危害因素。

为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推动医企融合,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健康佛山建设,去年4月起,佛山正式组建职业健康师队伍。

量身定制防护方案

为“打工人”筑起健康防护墙

陆敏芳是佛山选聘的第一批职业健康师。

根据《佛山市职业健康师选聘工作方案》,职业健康师从属地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防治院(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中选聘,由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行聘任后,再以签约方式为企业提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一般来说,职业健康师任期三年,可连续聘任。他们不占企业职数和人员编制,不领取企业报酬,纯粹为企业做好健康服务。

在职业健康师制度推行之前,佛山的职业健康工作虽持续开展,却缺乏系统性。企业需要自行对接不同的机构完成包括健康培训、岗前及在岗体检、危害因素检测在内的多项工作。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每家企业的产品、工艺、管理不一样,体检、检测等机构对企业及工人实际工作环境不了解,服务容易陷入“通用模版”,难以量身定制符合企业特殊工艺与环境的防护方案。

职业健康师的点对点签约和长期跟踪服务,改变了这一局面。他们不仅能协助企业系统构建职业病预防体系,还能细致到为不同工种的工人制定个性化体检项目,真正实现“一企一策”。

这样的专业服务已涌现众多实效案例。在南海,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吴业辉从2024年开始担任南海区占美金属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职业健康师,除了常规的职业卫生工作外,他专门为占美金属员工量身定制个性化体检套餐、提供详细的健康报告和个性化健康管理建议。一年时间内,他和团队帮助30名血压偏高员工恢复正常,22人血压明显下降。

职业健康师组织专家团队走进企业开展义诊。 通讯员供图

职业健康师组织专家团队走进企业开展义诊。 通讯员供图

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职业病防治办公室主任李意昌组建了一支心理职业健康师团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心理干预服务。针对现代职场中日益突出的职业倦怠问题,他们筛查并精准定位高风险人群,通过一对一深度访谈理清压力根源,量身定制“倦怠破解方案”。

在顺德,职业健康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勒流医院体检科主任、主管护师伍琼文,组织专家团队走进企业开展健康讲座25场,大型义诊8场;为22间签约企业员工开通门急诊、工伤、急救“先诊疗后结算”服务,已服务超260人次……

他们不为企业“打工”,却为企业及“打工人”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护墙。

扩面提质并行

书写职业健康新答卷

一年半来,佛山市职业健康师队伍实现跨越式增长——从首批12人,壮大到目前的240人,签约服务企业485家。

通过职业健康师的上下联动,佛山构建起政府主导、机构支撑、企业支持、职工参与的健康管理新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企业,推动职业病防治从“事后治疗”到“全程预防”、从“分散管理”向“系统治理”转变。

成效已有清晰体现:2024年佛山市新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数同比增长117.5%;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增长25.67%;指导1500余家超标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治理合格率为97.57%。

职业健康师制度是佛山在职业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但谢迎庆认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服务覆盖面。

面对佛山数量庞大的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当前职业健康师规模仍显不足。下一步,佛山将广泛动员全市医疗卫生领域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并将服务重点从最初的规模以上企业、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中小微型企业,进一步向中小微型企业、新兴产业及灵活就业群体延伸,推动职业健康服务的均等化。

同时,服务内涵也将进一步拓展:从传统职业病向兼顾工作相关疾病、肌肉骨骼疾患、心理健康等更广泛的职业健康问题拓展,推动服务内容向全职业周期、全职业人群的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延伸。

在“扩容”队伍的同时,佛山也着力于“提质”。一方面,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佛山市职业健康研究院)正在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服务规范,完善“职业健康师”的服务标准、评价标准体系,确保服务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师队伍培训,让来自不同机构、各有所长的职业健康师掌握更全面、更综合的职业健康服务能力,确保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守护劳动者健康,助力高质量发展,佛山正以专业和温度,书写职业健康的新答卷。

撰文:黄艳姿 霍少雪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