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场,正在变成年轻人的“线下朋友圈”

深活圈 2025-09-17 06:31

七夕傍晚的深圳中洲湾商场外,欢呼声此起彼伏,高达数十米的建筑外立面上,巨型电子屏正轮番展映着人气游戏《恋与深空》主角之一祁煜的动态画面,绚丽的光影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城市另一端的南山海岸城入口处,巨型玫瑰花艺术装置前,粉丝们有序排起长队,等待与偶像的应援墙合影留念——这便是时下最火爆的“痛楼”应援现场

当线上消费成为习惯,深圳的实体商业却上演着逆袭好戏。中洲湾的“痛楼”应援、万象天地的“巨人展”、大运中心的演唱会人潮……一场场精心策划的“场景革命”精准触达年轻人的情感需求,重新定义着线下商业的价值

情绪消费:从“痛楼”到演唱会的流量密码

“痛楼”一词源自二次元文化,指的是以商业建筑为载体,通过外墙巨屏、主题海报、艺术装置等形式,为影视、游戏、明星等IP打造的大型线下应援活动。即便你不了解这些IP,也一定曾在深圳的街头与这些炫目装置不期而遇。中洲湾商场外立面的巨屏,正是这样一个标志性的“痛楼”舞台,每日吸引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驻足观赏。

当下实体商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价格竞争,而是如何吸引客流。在这种背景下,“痛楼”应援恰好切中了Z世代的情绪需求。粉丝们在社交平台自发分享打卡内容,为商场带来可观的曝光;商场运营则巧妙地将应援活动与餐饮、购物福利相结合,远道而来的粉丝在活动结束后自然产生餐饮、购物等消费需求,形成完整的转化闭环。

与此同时,粉丝们的创意活动正日益成为商场引流的新引擎。今年9月,深圳天虹商场举办了王俊凯生日主题应援,吸引了大量粉丝到场——现场不仅布置了巨屏轮播和主题海报,更组织了歌友会及Live表演,将商场变为沉浸式欢庆现场。近日,陈奕迅出道30周年纪念展落地深圳领展中心城,粉丝们推动与商场联动的打卡活动:顾客在社交平台带商场标签发布内容即可免费领取限定礼品。

这些创意不仅充分调动粉丝积极性,带来可观曝光和话题热度,也为商场注入了新鲜氛围与年轻活力,实现从粉丝群体到泛路人消费者的多圈层引流。

同样的情绪消费在演唱会经济中表现得更为显著。龙岗大运中心去年举办93场演出,每场都带动了周边消费热潮。龙岗文体局敏锐捕捉这一机遇,联合酒店、商圈、娱乐场所推出专属折扣,将演唱会票根升级为一张能够解锁深圳全城福利的“城市黑卡”。从白天凭票游览景区、享受商场折扣,到傍晚优惠乘车观看演出,再到结束后免费返回酒店,实现“演出场馆的尖叫时刻+城市探索的惊喜发现+商圈消费的超值体验”的全链条融合。

空间革命:商场变身打卡目的地

“这哪里是商场,分明是艺术馆!”在深圳万象天地“巨人展”现场,一位从广州专程赶来的摄影爱好者发出如此感叹。3层楼高的沉思巨人雕塑盘腿而坐,手掌轻托脸颊;二楼的三个科技女脸装置散发着未来美感。

展览自开幕以来持续火爆,每个展品前都大排长龙,队伍中既有从大湾区各城市前来体验最新潮流的观众,也有商业地产从业者专程前来考察学习。当空间本身成为引流利器,顾客停留的时间自然延长,更多消费机会也随之悄然涌现。

不仅如此,深圳商场的空间创新已不再满足于简单引入艺术展览,更开始向“公园化”方向发展。在寸土寸金的福田CBD,深业上城通过700多米长的空中连廊将莲花山公园和笔架山公园相连,桥上的绿植花卉打造出独特的空中花园景观;大运天地以开放式街区设计引入黑天鹅、梅花鹿等“动物员工”,让购物体验变得如同参观动物园般有趣。

今年五一开业的深圳K11 ECOAST进一步诠释了空间的艺术融合——北馆以温润原木色调构建出雅致氛围,绿植环绕的扶梯成为打卡热点;五层空中花园坐拥辽阔海景,迅速成为热门观景平台。南馆则运用鲜明色彩与户外绿道,释放出轻松活力的滨海气息。加之史努比75周年特展、滨海音乐节等多元活动,艺术氛围被推向极致。

从艺术展陈到自然融合,深圳商业空间正通过持续的场景创新,将购物场所转化为值得专程探访的城市客厅,为消费者与空间的互动创造更多可能。

“首店经济”再创新:制造稀缺体验

今年儿童节,中国内地首家麦麦博物馆在深圳正式亮相。馆内以麦乐鸡、汉堡神偷等经典IP形象打造出一个天马行空、充满童趣的乐园,吸引大批“麦门信徒”前来打卡,开业首月 “一约难求”,唤醒了无数人的童年回忆,也成为深圳“首店经济”又一个成功创新的案例。

据赢商大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深圳共迎来193家首店开业,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其中包括全国首店23家、华南首店63家及城市首店106家,国际品牌占比持续稳定在21%以上,形成了多层次、高品质的首店矩阵。

上半年开业的这批首店突出“餐饮引领、零售主导、体验创新”三大特征,展现出多元化、细分化、主题化与创新化的发展趋势,持续吸引着追求新奇、注重体验的消费者

今年4月30日,罗湖益田假日广场正式开业,以“多元艺术体验式购物中心”为定位,将首店经济作为其突出重围的利器——项目引进超过200个品牌,其中包括4家全国首店、8家华南或深圳首店以及36家罗湖首店,开业首月即吸引客流突破200万人次,港客平均每周到访达2至3次。在不久后的9月30日,深圳湾万象城二期也将开幕,预计有近300家品牌集中入驻,其中超过120家属于首店品牌。

随着这些重磅商业项目陆续亮相,深圳的首店经济不仅将为湾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与高品质的消费选择,也进一步激活整座城市的商业新格局。

当线上消费日益成为常态,线下商业却并未走向萧条,反而在深圳焕发出新的生机——这里的商业体正从“卖货场”转向“体验场”、“社交场”、“内容场”。它精准抓住了年轻人追求社交、体验、情绪、性价比的复合型需求,为全国实体商业转型提供了样板:未来的商场,不再是简单的购物中心,而是融合消费、文化、娱乐、社交的城市客厅。

撰文:王飞

编辑 孙梦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