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专家解读九三阅兵:东方劲旅已率先迈入“算法战争”时代

国防瞭望 2025-09-04 11:33

9月3日上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阅兵仪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特约评论员、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潘新毛认为,此次九三阅兵,最大的亮点是武器装备首次实现了体系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完成了质的跃升,开启了强军兴军的崭新篇章。具体怎么理解“三化”融合?潘新毛进行了深入解读。

体系为骨:真正做到“发现即摧毁”

九三阅兵首次打破了平台类型的界限,严格按照实战体系进行编组受阅。这些排列组合,给未来的实战提供了新型的作战组合模式,能够最有效地发挥各种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

在空中,空警-500预警机、歼-20隐形战机与攻击-11无人机组成强大的“空中杀链”,预警机负责侦察预警,为战机和无人机提供目标信息,歼-20凭借其隐形优势和强大的空战能力,可对敌方重要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实施“破门”行动,攻击-11无人机则能执行侦察、打击等多种危险任务,三者紧密配合,形成了一个高效的空中作战体系。

在地面,99式坦克、红箭-10导弹、无人侦察车混编为“铁拳方阵”,99式坦克作为地面突击的主力,具有强大的火力和防护能力,红箭-10导弹可对敌方装甲目标和坚固工事进行精确打击,无人侦察车则能在复杂环境中提前侦察敌情,为坦克和导弹提供准确的目标信息。

在海上,鹰击-18、舰载高超音速导弹,舰载激光武器、红旗-16C,4型新型鱼雷,加上空中的运-9反潜巡逻机等组成“海疆护盾”。比如,鹰击-18和舰载高超音速导弹具有强大的反舰和对陆攻击能力,运-9反潜巡逻机能及时发现水下目标,舰载激光武器、红旗-16C具有强大的防空能力,新型鱼雷具备自主探测、立体毁伤的作战能力……它们的入列,让人民海军的反舰、反潜、防空等综合作战能力得到跃升。

所有这些作战节点通过统一的数据链接入战区“云脑”,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快速传递,真正做到了“发现即摧毁”,彰显了体系化聚能释效的全新战力范式。

信息为脉:量子北斗织就“信息长城”

信息支援部队徒步方队首次精彩亮相,信息作战群展现我军面向未来战场的新质战斗力。量子通信车、北斗三代终端、高轨电子侦察船模型等组成“信息长城”,成为亮丽风景线。

单兵AR眼镜的应用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它可以实时叠加三维战场图,士兵眨两次眼即可呼叫火力支援,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和反应速度。

坦克火控AI借助北斗厘米级定位,能够在0.3秒内完成敌我识别与优先排序,确保了坦克能够迅速准确地对敌方目标进行打击。

从太空到单兵,一条无缝的“信息高速”贯通三军,将“制信息权”转化为决胜优势,为未来战争先敌发现、先敌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智能为魂:算法指挥无人兵团“零伤亡制胜”

此次阅兵中,无人化装备比例明显增加,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具体来看,无人作战群编组陆上、海上、空中3支无人作战方队,体现了我军面向全域的无人化作战能力。

比如,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展出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等装备,可隐蔽出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创新未来空战新样式。

展望未来,攻击-11与歼-20协同作战,争夺“制空权”无人潜航器与055大驱密切配合,争夺“制海权”。机器狗与战士并肩作战,争夺“制陆权”……让人不禁展望未来:得益于科技与军事的深度融合,在算法指挥下的无人兵团可实现“零伤亡制胜”。

智能化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更表明我军已构建起“网络—数据—智能”的新范式,未来战场将以体系对体系、算法对算法,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决策、先敌打击,为维护和平提供坚不可摧的新质支撑。

雄狮列阵,锐不可当。世界在屏息凝视,东方劲旅已率先迈入“算法战争”时代,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科技实力!

南方+记者 祁雷

编辑 高凯欣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