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中国兰第一县的致富密码
“过去,翁源的兰花种苗长期依赖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进口,如今我们通过自主研发,不仅突破了技术‘卡脖子’的瓶颈,更培育出像金凤凰大花蕙兰这样屡获大奖的明星品种。”在广东(翁源)兰花研究院的组培中心,负责人刘伟平手持一盆金灿灿的大花蕙兰,语气中充满自豪。
这朵看似娇柔的兰花,不仅绽放在央视春晚的舞台,装点着千家万户的阳台,更撑起了2.5万农户的致富梦想。100个广东特色产业,让我们一同走进广东韶关翁源,探寻这朵“致富花”背后,科技赋能与产业共富的生动实践。
科技强根,“智”造芬芳
在广东(翁源)兰花研究院的组培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精心培育着兰花优质种苗。一排排透明的组培瓶中,嫩绿的兰花幼苗正在静静生长。
“现在研究院建立了1000多平方米的组培中心,一年能培育500多万株的国兰优质种苗。”翁源县兰花协会会长刘伟平介绍,通过技术突破,研究院将标准种苗的繁育周期从3—5年缩短到1—2年,还成功选育出金凤凰大花蕙兰等获奖新品种。
从组培瓶中的幼苗,到智能温室里的成花,科技的力量贯穿兰花生长的每个环节。
走进广东全美花卉有限公司的现代化温室,400多亩的基地宛如一座高效的“兰花工厂”。温光水肥电动调节设备有序运转,整齐排列的兰花盆栽在智能环控下茁壮成长。
“我们通过物联网数据分析,实现了最精准的环境控制”,全美花卉总经理李浩华解释道,“科技让我们能够‘定制’兰花的生长环境,确保365天持续供应。”
据介绍,翁源已建成现代化温室大棚1300多万平方米,建立了18家兰花种苗组培实验室,累计获得98项专利,年培育花卉种苗超1亿株,良种覆盖率达99%。
产业延伸,香飘万里
品质优良的兰花,如何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电商平台的兴起为翁源兰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家人们,经过育种改良后,咱们翁源的蝴蝶兰花期可持续整整3—4个月。”在万艺电商文创中心的直播大厅,主播正热情地向全国网友推介翁源兰花。
“我们在各大电商平台开了20多家店铺,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翁源县麓山兰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恋花说,“兰花销往全国各地,最远的订单能送到黑龙江,真正实现了兰花走南闯北。”
电商的蓬勃发展,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更带动了产业链的延伸。如今在翁源,兰花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花卉产品。兰花面膜、洗发水、护手霜等深加工产品陆续面市,“兰先生”“兰姑娘”等文创IP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带动超过800人创业就业。
“我们通过电商培训,帮助更多农户和创业者搭上产业发展的快车。”严恋花补充道。据了解,2024年翁源兰花电商销售额突破10亿元,越来越多的兰农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三链协同,绘就“兰”图
行走在翁源“兰乡古韵”廊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连片的兰花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片土地上的兰花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
“翁源已形成‘科技链强根基、价值链拓空间、服务链作保障’的三链协同发展模式。”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翁源核心区管委会主任朱培洪介绍道,当地创新成立兰花产业链党委,推出“兰花贷”等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29.78亿元,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据了解,目前翁源已集聚兰花企业424家,培育兰花品种1800多个,预计年底总产值将突破43亿元。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创新模式,带动2.5万农户分享产业红利,实现产业园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7%。
展望未来,朱培洪信心满满:“我们将继续聚焦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将翁源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兰花之都’。”
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翁源兰花正以“中国第一”的底气,香飘全国、走向世界,在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上,绘就属于自己的芬芳“兰”图。
出品:南方日报经济新闻部乡村振兴工作室
策划:陈枫 王海军 陈戈
统筹:彭琳 唐楚生 李细华 张西陆 黄进
出镜:王悦阳
采写/脚本:范永敬 王悦阳
编导/拍摄:石磊 赵子杰
剪辑:曾良科 何志豪
设计:潘洁 谭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