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紧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破解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技术瓶颈,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近日,“才聚吴川・百业赋能”AI应用普及专题培训在吴川市覃巴镇人民政府举办。本次培训由吴川市委组织部、吴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指导,吴川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承办、覃巴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协办,是吴川以人才为纽带、以技术为支撑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技术是支撑。此次培训充分发挥吴川本土优势,将 AI技术与乡村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有效避免 “技术悬空” 问题,切实回应农户、商户、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难题,为探索 “AI + 乡村产业” 本土化发展路径奠定坚实基础。
培训学员涵盖乡镇企业代表、农产品小商家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及优秀群众代表,确保技术红利直达乡村经济 “毛细血管”。“以往总觉得 AI 技术离我们很远,没想到今天通过实操,我能用 AI 快速生成西瓜直播带货脚本,这对我们拓宽销售渠道太有帮助了!” 覃巴西瓜种植户李大哥在培训后兴奋地说。
吴川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以 “接地气、能落地、见实效” 为原则设计课程内容,紧扣乡村振兴核心需求,推动培训成果高效转化。课程从 AI 与 AIGC 基础认知切入,重点解读技术在农产品上行、乡村电商提质、传统手艺传承等领域的应用;聚焦 DeepSeek 实用功能与提示词技巧,通过 “吴川大月饼包装设计文案生成”“覃巴西瓜直播带货脚本创作” 等本土化案例实操,让学员快速掌握 “技术工具”;针对乡村特色产业痛点,专项教学 AI 在农产品溯源文案撰写、乡村旅游短视频制作、小微企业合同起草等场景的应用,推动技术从 “听懂” 向 “用好” 转变。
“举办此次AI应用普及专题培训,是吴川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具体行动,也是以人才赋能乡村产业升级的关键探索。” 吴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领导强调,乡村振兴既要人才支撑,更需技术创新。
接下来,吴川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将持续发挥职能,整合乡村能人、技术与产业资源,围绕建筑、羽绒、食品等本土特色产业,开展靶向性技术培训,培育 “懂技术、会经营、能带动” 的乡村 AI 应用人才,推动本土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吴川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注入持久智慧动能,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南方+记者 麦思容
通讯员 李景生 曹林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