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广东省内综保区进出口增长15.5%

作者 刘倩 2025-10-29 17:48

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前三季度,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进出口7086.74亿元,同比增长15.5%,拉动全省外贸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429.24亿元,同比增长24.2%,进口3657.50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均高于同期广东外贸进出口水平。

据透露,“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发展量质齐升,新增综合保税区2个,总数达到13个,数量居全国第三,2024年进出口值8636.18亿元,较2020年增长165.1%,占广东外贸比重从4.6%提升至9.5%,今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10%。近日海关总署通报了2024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被评为全国A类,其中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首次跻身全国前三名,发展绩效取得历年最好成绩。

外贸增长“主力军”作用明显

前三季度,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以不到全省万分之二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超过1/10的进出口值,对广东外贸增长贡献率达37.2%,体现了小区域服务大外贸的显著特征。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毗邻港澳,靠近空港海港,借助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保税物流发展为区内主要业态,目前集聚了多家年进出口值超百亿的供应链企业,形成了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文化艺术品等分拨中心。前三季度,综合保税区内保税物流进出口5799.95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广东外贸进出口值的8.3%,对广东外贸增长贡献率达25.3%,利用保税仓储备货等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有效应对了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为广东稳外贸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广东省内海关持续创新监管、优化服务,支持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新业态,拓展综合保税区增长点,提升综合保税区发展质量。如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保税跨境电商规模2024年已扩展至427.95亿元,较2020年增长68.8%,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网购保税业务连续6年位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1位。

“保税+”赋能推动产业聚集、业态创新

随着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新业态在综合保税区内蓬勃兴起,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内实现了深度融合,价值链、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在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深圳海关推动保税维修提档升级,强化企业ERP数据应用,实现了监管数据与企业运营数据自动采集、自动比对、自动运算,区内汇聚了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无人机、手机、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的保税维修业务。前三季度,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进出口值突破35亿元。

在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为破解电子元器件通关和查验难题,黄埔海关针对性出台6项扶持发展措施,降低货损风险,提升货物交付质量,并压缩10%通关时间,推动电子信息货物从物流配送向研发创新、检测维修、服务外包等“保税+”业务延伸,目前已支持集成电路软件服务外包、手机保税研发、显卡保税维修等项目落地。

支持重大平台发展作用突出

粤港澳大湾区内共建有10个综合保税区,其中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内均设有综合保税区,在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推动制度型开放、率先引领示范方面,综合保税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打造深港服务业开放枢纽。在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海关先后推出“全球中心仓”“分送集报”等通关便利措施,创新打造“MCC前海”物流模式,被评为广东自贸试验区五周年投资贸易便利化最佳案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前海服务中心”创新成果入选广东自贸试验区第六批制度创新案例,吸引多家大型物流供应链服务企业入驻,在区内打造国际分拨中心。前三季度,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2842.34亿元,同比增长8%,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4,广东省第1,成为前海外贸的“增长极”。

推进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建设,打造港产城融合核心门户。在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广州海关创新“仓储货物区内直转”模式,叠加“按状态分类监管”等措施,实现企业保税、非保税货物同仓存储、一体化运作,依托“一港通”项目,利用南沙港“大港航”“大通道”的优势,以南沙港为枢纽港、内河码头和铁路陆港为支线港,推动广东各地市及省际城市有效联动,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链接周边产业链、物流聚集的效应更凸显。前三季度,广州南沙综合保税区进出口1081.45亿元,同比增长50.2%,成为南沙外贸增长“新引擎”。

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打造大湾区合作典范。在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设立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加强与香港海关等部门的紧密合作,创新实施出口“先查验、后装运”、进口“先拆板、后申报”等措施,将香港机场集拼、安检等物流核心功能延伸至综合保税区内,为企业节省30%的通关综合成本,空港中心累计进出口已突破440亿元。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表示,广东省内海关将继续认真履行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认真实施“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深化改革创新,优化监管服务,支持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用好用足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规模,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力争为促进广东省外贸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南方+记者 刘倩

通讯员 陈琳 邓纯

编辑 余佩 张会玲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