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地下海,2024大鹏发展“格局”已打开|1分钟速览大鹏2024②

2025-01-07 15:05

00:50

上天入地下海,2024大鹏发展“格局”已打开|1分钟速览大鹏2024②,时长共50秒

点赞2024年这些大鹏高质量发展“高光”时刻(可多选) 南澳开辟首个景区无人机索降投送服务专线 低空经济产业园投用 全球商业遥感卫星接收站网总部开工 西涌获评全国十大最美星空推荐目的地 东部电厂二期建成投产 龙岐湾EOD项目入选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 大亚湾核电站安全投运30年 国家农业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基本建成、大鹏湾实验室正式启用 海洋大学东校区封顶 深海科考中心规划明确、海洋博物馆立项赋码、坝光纳入市级海洋发展重点区域 “水上大疆”——苇渡智能科技总部落户 全国首个LNG冷能养殖项目“开渔” “大鹏LNG走廊”接卸量稳居全国第一 提交


 

4月,南澳东西涌景区无人机投送服务正式运营,主要为东西涌穿越线游客提供美食、急救药品、日常用品等物资。游客可通过扫描徒步路线上的无人机投放小程序码,进入小程序商店选购所需要的商品物资,完成支付后无人机系统将收到订单。工作人员将按要求准备用户所购买的物资,由无人机挂载物资并派送到指定地点,通过索降方式安全投放。

 

8月,大鹏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园在坝光片区揭牌。

近年来,大鹏新区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陆续出台“1+5”产业政策体系,从引进落户、增资扩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租金装修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正推动《大鹏新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大鹏新区关于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编制完善,提出将打造“无人船、无人车、无人机”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体验区、大湾区无人机综合测试集中区、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创建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

 

12月4日,全球商业遥感卫星接收站网总部基地项目在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坝光片区举行开工仪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据了解,全球商业遥感卫星接收站网总部基地项目是大鹏新区空天产业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项目拟投资8.47亿元,建设全球站网总部大厦、空天大数据中心、产业孵化区、产业集群区。

 

6月,“寻找中国最美星空·2023年度推荐星空目的地案例”揭晓,大鹏新区西涌国际暗夜社区榜上有名,获评推荐星空目的地。

从国际暗夜社区的建立,到观星活动的普及,西涌旅游资源已经由原有的海滩扩展到山海、天文、暗夜萤火虫等全方位生态资源,旅游服务由原来的季节性旺季扩展为全年旺季,“星空经济”直接推动当地民宿、餐饮发展和配套基础设施完善。

 

10月,深圳能源集团东部电厂二期工程5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正式移交生产,转入商业运营阶段。至此,东部电厂二期工程实现“双机投产”,成为深圳市首个全面投产的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增添了绿色新动力。

 

4月,总投资25亿元的深圳市大鹏新区龙岐湾片区生态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以下简称龙岐湾EOD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评审,成功入选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并正式推送金融机构。这是深圳市首个投资超20亿的EOD模式项目,为全国超大城市腹地实施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提供借鉴。

 

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共有2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1号机组于1994年2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2024年2月1日已安全稳定运行30周年。

 

9月,农业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发布了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简称——大鹏湾实验室,将继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今年,来自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突破抗癌紫杉醇生物合成难题,发现水稻耐盐新基因,探明昆虫嗅觉机制扑灭病虫害机制、人工智能葡萄育种新法,构建小麦育种有利基因“大字典”等。

 

12月,坐落于大鹏新区坝光片区的深圳海洋大学(一期)东校区(生活区)成功封顶,大鹏新区与南方科技大学签订进一步深化合作和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协议,共同推动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大鹏新区加速推动“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一体建设,建成海洋生物产业园等5个海洋及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南方海洋科学城坝光核心区”纳入市级海洋发展重点区域。

王烈摄

王烈摄

 

2024年,大鹏新区落地“水上大疆”苇渡智能科技总部项目。Waydoo苇渡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水上动力科技产品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通过多年智能硬件产品研发经验积累,在流体力学、材料结构科学、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及自动控制核心软件等方向取得了丰厚的技术沉淀。目前已获得超过200项中外专利,旗下产品均在国际细分领域一线产品中作为唯一的中国品牌稳居市场份额第一名。

 

1月18日,全国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在中国海油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正式出鱼,标志着国内液化天然气行业在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大鹏LNG走廊建设已取得积极成效,即将形成“一港四站”规模,LNG接收能力也稳居我国第一、国际领先,为粤港澳大湾区LNG安全稳定供应打下坚实基础。

策划:凤飞伟

撰文/剪辑:郑伊灵

部分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


编辑 张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