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岭南春意浓,源潭沃野启新程。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3月20日,“携手长隆,稻出未来”长隆·源潭万亩丝苗米产业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在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大连村举行。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领导,广东长隆集团、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相关代表出席活动。这场政企联动的春耕盛事,以智慧农机为笔、万亩良田为卷,正式开启清远丝苗米三产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长隆·源潭万亩丝苗米产业示范基地启动仪式现场。
长隆·源潭万亩丝苗米产业示范基地启动仪式现场。
清城区源潭镇通过“小田变大田”模式,计划用五年时间整合流转全镇约3万亩水田,以智慧农业技术为支撑,构建涵盖育秧、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丝苗米产业体系,为做大做强“清远丝苗米”产业贡献“源潭力量”。
产业联动发展,做强粮食产能
伴着螺旋桨的嗡鸣声,植保无人机以矫健姿态掠过连片农田,悬停在离地1.5米处,雾化药液如薄纱般倾泻而下——这是示范基地作业现场的一幕。据介绍,源潭镇耕地总面积约4.3万亩,其中水田约3万亩,土壤富含矿物质,依托一级保护水源迎咀水库等优质灌溉资源,具备发展高质量原生态水稻种植的天然优势。
植保无人机现场作业。
植保无人机现场作业。
源潭镇以现代化农业生产为规划目标,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通过土地整合流转和“小田变大田”改造,计划在2029年内实现全镇水田3万亩统一管理。目前,镇属企业清远源农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近1万亩土地整合,未来将结合清远市粮仓、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等项目优势,打造集粮油储备、高效物流和高附加值种植于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粮油储备基地。
政企联动赋能,彰显使命担当
“此次援建万亩丝苗米示范基地项目,是长隆集团履行企业责任、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也是我们与地方政府同心同向、共建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广东长隆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政企协作范本,广东长隆集团以“党建+公益”模式精准投入1500万元援建丝苗米万亩示范基地,创新融合“农业+”多核驱动,为清城区源潭镇“百千万工程”注入产融联动的实践样本,体现新时代龙头企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先锋担当。
广东雄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代表与镇属企业清远源农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丝苗米“认种”协议。
广东雄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代表与镇属企业清远源农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丝苗米“认种”协议。
此外,活动现场多家企业参与“市场销售”新模式,以广东雄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代表与镇属企业清远源农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丝苗米“认种”协议。这种“以销定产”模式,既破解传统农业产销脱节难题,也为“万企帮万村”行动提供可落地的创新案例。
城乡协同发展,村民增收致富
规模化耕作解放农户生产力。土地流转后,近万户农民可通过租金或股金获得稳定收益,同时依托源潭工业专业镇优势,在家门口进入工业园区务工,实现“田里收租金、村口挣薪金”的多渠道增收。镇属企业还以每年100元/亩的协作费支持村级集体经济,既激励村委会推进土地流转,又为乡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源来有米—皇后娘粮”——清城区首个自主培育高端丝苗米品牌。
“源来有米—皇后娘粮”——清城区首个自主培育高端丝苗米品牌。
这片即将翻涌金色稻浪的土地,不仅承载着“清远丝苗米”品牌崛起的产业雄心,更描绘出农民共富的幸福图景。源潭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政企协同与三产融合的创新实践,我们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让‘清远丝苗米’这一金字招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共富的强劲动能。”下一步,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将以清远丝苗米产业为核心,延伸“农业+”模式和精深加工链条,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