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棋盘间落子,做下人性“迷局”

24楼影院 2025-03-30 07:47

轰的一声巨响,火光冲天。

事件落幕,有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锒铛入狱;有人被施障眼法,失去线索;有人设局成功,海边吹风成幕后赢家。

看到这一幕,你是否会以为这是一部复仇爽剧?但一口气追完8集的我们表示,完,全,不,是!

虽然是罪案剧,但它其实相当生活流,不讲奇情怪案,不搞吸睛噱头,而是小火慢炖、细细铺陈,现实的无奈、人性的复杂都被融入剧情构成肌理,在不动声色间,棋盘已填上棋子。

这便是王宝强时隔12年回归电视剧领域,主演的《棋士》一剧,正在CCTV-8与腾讯视频X剧场播出。

01

三幕戏层层递进,雕琢鲜活角色

戏剧里有“三幕戏结构”,即建置(触发)、对抗(冲突)、结局(解决)。《棋士》将这一经典结构与生活流叙事、鲜活人性有机融合起来。

在一幕又一幕中,把一个被命运卷入漩涡后逐渐沉沦于内心欲望的人物形象勾画得栩栩如生,以这个复杂又真实的中年人为剧眼,层层推进去构建出一个完整、连贯且引人入胜的故事。

第一幕:建置——抢劫案 “被迫入局”

崔业,一位在生活中处处碰壁的围棋天才。

事业上被边缘化,即便拿了围棋大赛的奖也被夺去主角光环;家庭里没话语权,当了刑警队长的哥哥崔伟比他更像他家的一家之主。郁郁不得志的他,却偏偏又被命运的铁锤砸中——儿子生病,缺钱治病。筹不到钱的他,无奈之下只得陪富商王红羽下棋消遣来换取好处费。

崔业悲哀又痛苦地发现,原来光懂赢棋,真的赢不了生活。

人倒霉时喝水都塞牙,崔业去信用社取他放下尊严换回来的钱,却又不幸被卷入劫案。命运的手推着他入了局,意外地,他发现凭借深厚的围棋功底能帮助劫匪逃脱警察追捕。

围棋,原本是他的天赋,后来成了无法带来世俗意义上成功的技能,现在成了他的犯罪手段。一向窝囊的他,在这一刻抬起了头,眼睛里再次闪起了光。

意外接踵而至,劫匪跑路翻车,崔业和唯一幸存的劫匪夏生成了一条船上的“同谋”,他再一次运用起围棋计谋,用死去的污点柜员秦晓铭顶包夏生,并凭借出色记忆力,顺利通过公安局笔录这一关。

这里就很妙,崔业始于被迫入局,却渐渐不止于被动。

第二幕:对抗——敲诈案“主动策划”

抢劫案惊魂后,藏在崔业内心深处的野心,有了蠢蠢欲动的痕迹。

崔业不再一板一眼地只下围棋,他心思活络起来,想通过和王红羽开办“围棋大师班”,来改变自己的窘迫现状换取家人的认可,也摆脱哥哥的“嫌弃”和掌控欲。

儿子的病越来越重,崔业看着家中奖杯堆积成山,却救不了儿子,茫然又愤怒。在人性拉扯与外部刺激的双重推动下,崔业决定主动出击,与夏生联手设局敲诈王红羽,他抓住王红羽下棋时暴露出来的贪心——“决不弃子,只想着自己的计划,却看不见别人的想法”——作为突破口。

果不其然,面对崔业设计好的敲诈,王红羽即刻想出了一个“一石三鸟”之计——表面配合答应给钱,实则将装钱的行李箱掉包成了炸药,打算一举除掉敲诈者、替他送钱的崔业、为他监督崔业的下属,他自己则完美隐身。

只可惜,崔业棋高一着,王红羽的每一步棋都在他预料之中,他故意卖给王红羽破绽,略施障眼法抢先换走真钱,并和夏生在神不知鬼不觉中顺利逃脱。最后炸药轰的一声爆炸,敲响的是王红羽的丧钟,他因走私败露,锒铛入狱。

从被迫防守求生到主动入局杀棋,崔业变了,但又不是纯粹的黑白善恶之变,人性复杂,犹如万花筒千变万化。

第三幕:结局——人性去往何方?

第二个小高潮结束,崔业和夏生成功扳倒了王红羽,在渔船上悠闲地喝着啤酒。可是诸多疑问悬而未决,也注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崔伟作为追查此案的负责人,一步步逼近真相,他能否识破迷局,发现幕后执棋人竟是自己的棋痴弟弟?崔业一朝得手,是否还甘心回归于平凡的围棋老师生活?

三幕戏已搭好两幕,最后一幕蓄势待发。

崔业在罪案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生活逼至绝境的人,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渔船上,夏生和崔业讨论,拿到钱以后想干什么?崔业说“替儿子治病,给一家人好的生活”,夏生说“替父亲还债”,此刻他们都是好父亲、好儿子,但行的又是不义之事,人性的灰度在剧里不断地被描摹,余味无穷。

这也是《棋士》这部剧最吸引人的一点,三幕戏的结构一层一层铺垫下来,建构起扎实的人物地基,罪案剧的爽感也铺陈积累,观众能充分共鸣崔业身处生活泥潭中的痛苦与不堪,也就能理解他在命运与欲望的夹击下作出明暗交替的抉择,更会好奇他下一步落子何方。

直到最后一幕降临。

02

围棋哲学与犯罪美学交融

《棋士》的另一手妙手,就是将犯罪的心理动机与策划过程化为棋局博弈,以围棋中蕴藏的哲学内涵与罪案情节的张力相融合,深化了关于人性抉择的主题思辨性。

崔业无疑是围棋天才,拥有远超常人的棋艺。然而,这份天赋并未为他换来优渥的生活,相反,他长期受穷又受困,他在棋盘上的掌控与现实中的失控形成强烈反差。

从小,崔业就比哥哥崔伟智商更高,围棋天赋也更好,可是哥哥成了警队队长,崔业只是困顿的围棋老师,两人相处时,崔伟是上位者,常数落处于下位的崔业“这个地球爆炸了,都跟你没关系”,就连自己的儿子,也是大伯崔伟的“迷弟”。

领导也时常对他进行“教导”,告诉他在棋盘上“输了才是赢”。在他们眼中,围棋比赛的胜负并非取决于棋艺的高低,而是要学会迎合他人,为利益妥协。

与旧日棋坛偶像重聚,崔业怀着崇敬与之展开对决。他尊重围棋、赢了比赛。可万万没想到,偶像毫不留情地嘲讽他,“你这么看重的围棋,就是个交易”,并拆穿少年时能进专业队的本应是崔业,只因自己向围棋老师贿赂了一包白糖就抢走了崔业的资格。这个秘密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崔业的心。

崔业是一个围棋高手,他习惯于掌控棋局,在棋盘上大杀四方,也渴望掌控自己的人生。可是现实中却一再被数落、被轻视、被羞辱。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最终促使他走上歧途,生活困境与社会地位落差固然是主因,但不容忽视的是,他在犯罪中,找到了自己施展才华的主场。

我们可以看到,前4集里崔业每次出场,表情都是困顿的、迷茫的,甚至到了求助电脑算命的滑稽地步。可从他决定成为执棋者那一刻起,这个落魄的人物就定了下来,那张迷茫的脸上开始有了微妙的表情,他将罪案变成棋局,将犯罪策划过程转为心理与策略的对弈,无疑是在为自己的人生重新撰写注脚。

然而走向了错误的岔口,越挣扎只会越沉沦,就像王宝强在接受我们专访时说的,“他就应该是坠落深渊的一个结局。”这也是人生与围棋的不同之处,棋局只有输赢,人生却不止输赢。

03

现实主义的时代寓言

崔业的个人命运宛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时代发展之下的个体困境。

他就像一个望着时代公交车呼啸而去留在原地的人,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滚滚车轮间,逐渐落在了边缘地带。而意外沾染上罪案,彻底改变了崔业的人生轨迹。

但这部剧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没有将故事单纯停留在刺激的悬疑情节上。罪案故事的背后,是对平凡人在时代洪流中迷失自我的深刻反思。崔业在困境中逐渐堕落,从原本只是被动卷入,到后来主动谋划,用罪恶的落子为自己的困局“做活”。

但《棋士》没有一味地去批判时代,或者把个人的困境完全归咎于社会,而是把焦点对准了个人的选择。在同样的时代浪潮下,有人随波逐流,比如旧日的偶像、学校的领导,以围棋混饭吃,物质世界胜过精神满足;有人逆流而上,比如崔伟,有人贿赂他老婆,他不动声色地推开,始终把破案放在第一位;还有如崔业,在时代的缝隙中,选择了一条让自己越陷越深的道路。

这种对人性本质的探讨,赋予了剧集深刻的现实意义,并使其在众多罪案剧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具有现实主义价值的作品。但它最终留给观众的并非答案,而是一盘未终局的棋局:当我们成为被困在十九路经纬里的囚徒,当命运的黑子重重落下,我们又该以怎样的白子来回应?

有人为赢不择手段,有人为道宁输半目,棋盘的经纬之间,其实写满了人性的证词。

作者 | lemon

编辑 | 楼   主

校对 | 胡   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