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丰:三十多年如一日创作、传承、推广潮州木雕

作者 唐楚生;张冰纯 2025-03-17 15:57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来自揭阳的陈德丰以潮州木雕为申报项目,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陈德丰在为学徒们授课。陈焕辉 摄

陈德丰在为学徒们授课。陈焕辉 摄

1988年8月在惠来木雕厂师从普宁籍木雕大师陈登轩学习木雕工艺,至今陈德丰与木雕走过37个年头。

三十多年来,陈德丰开展潮州木雕创作、传承、推广活动,多次参加省、市级培训学习。系统掌握了选取木料、设计图稿、凿坯、细雕、打磨等整套创作流程;且根据不同题材类型、不同表现形式,以及作品的深浅度、通透度等方面,采用沉雕、浮雕、圆雕、通雕等雕刻技艺手法,再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创作。

“在构图上,我擅长采取传统潮州木雕柔性造型方式,以弧线、曲线及由其产生的抛面、曲面组成造型,使布局匀称饱满。”陈德丰介绍其开拓性地吸收中国山水画“高远”的章法特点,所布物象比例适当、繁而不乱,体现出艺术美感和想象空间。

在潮州木雕中,以多层镂空的通雕技法闻名的“虾蟹篓”是潮州通雕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近年来,陈德丰创作的此类作品《海韵》《南海渔歌》,篾片宽度更仅有3毫米左右,虾蟹、绳索纤毫毕现,可全方位观赏。同时,其改进刀具,加长刀身长度,将刀刃部分改造成三角形刀、弧形刀、反钢圆凿刀具,可伸到深层角落进行雕刻,提高创作效率。

三十多年间,陈德丰还结合操作示范、讲解点拨等教学方法,全面系统传授潮州木雕艺术。从特制工具到识别木材,再到设计图稿和学习雕法,陈德丰总是亲力亲为,指导学为、因材施教。目前陈德丰已培养出潮州木雕第六代传承人、技艺扎实的优秀学徒30位,其中不乏行业里的优秀代表方喜清、陈焕辉、王庭祥、黄泽清等人;现有再传徒弟方俊豪、方赞宏、方晓岚、方晓鹏等人,均积极参加学习培训和传承活动。

陈德丰于2010年9月获得揭阳市劳动模范称号;2013年5月取得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2014年10月被命名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6月获得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年12月获得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称号;2019年1月,获得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称号,同年12月获得南粤工匠称号,被列为揭阳市第十批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2021年7月获得揭阳市高层次人才(B类)称号;2022年3月取得广东省乡村工匠正高级工程师职称,同年8月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其还撰写了《惠来木雕的传承和创新》《木雕〈南海渔歌〉所表现的艺术生命力》《浅谈大型木雕作品的创作》《潮汕传统建筑的“斗艺”趣谈》等10篇论文,发表于《广东工艺美术》专业刊物上。2017年8月出版发行了个人在非遗传承之路的阶段性艺术小结书籍《德丰工艺》;2021年7月,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指导下,他组织艺术人员征集、整理、设计、编辑,出版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艺术专刊《惠来工艺美术》。

整理:唐楚生 张冰纯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