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 good ”!什么样的中国美食征服了老外的味蕾!|广交一线观

南方产业智库 2024-11-01 20:45

“very good!”一位巴基斯坦采购商在广东佳业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广东佳业食品”)的潮汕蜜饯试吃摊前驻足,略带犹豫和好奇地拿起一块梅肉干放进嘴里,一边吃一边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标准的英文进行简单交流后,两人互换了名片。

“中国味”香飘第136届广交会第三期:潮汕的蜜饯、贵州的白酒、湖北的茶叶……挑逗着每一位过往客商的味蕾。“中国味”走红背后,既有传统美食和各国口味融合碰撞的智慧,也有技术赋能下绿色健康的追求。

因地制宜造就“食”力出圈

广东佳业食品的展台前摆了多罐试吃产品,“这是金桔、橄榄、盐津桃肉……”据公司展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其是一家主营潮汕传统蜜饯的食品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包括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日本美国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平均年出口量达6000多吨。

潮汕蜜饯何以征服外国客商的味蕾?记者拿起一块刚刚巴基斯坦采购商吃的梅肉干尝个究竟。齁甜!

“这个产品是我们拿来出口的,会根据出口国家的口味做调整,和传统潮汕蜜饯相比口味会有所差异。”陈烁解释到,“有些国家很爱吃甜的,有些国家不喜欢,有些国家把蜜饯拿来做饭,比如我们出口日本的日式调味梅,当地人做茶泡饭的时候放一颗在饭上面。”

创立于1958年的“老字号”珠江桥牌的展台现场也被试吃的游客围满了,厨师现场用自家酱料烧牛肉,香气扑面。

“在展位现场,我们设有产品应用展示专区。通过现场即时烹饪,采购商可以通过现场试吃中式、西式、日式等料理,更直观地感受我们产品的色、香、味,更清晰地了解产品的特点。”珠江桥牌展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其展出的产品涵盖多种类型,既有韵味醇厚的传统中式酱油酱料、精致细腻的日式产品,也有具备创新和专业性的食品加工业产品。

“这是我们的浓缩酱油膏,相当于一种原料,主要出口俄罗斯,他们拿回去可以自己再加工调制成喜欢的味道。”该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来对俄罗斯市场的探索,这款浓缩酱油膏已发展成为优势产品,贸易额正逐年递增。

除了不一样的酱油,还有不一样的茶叶,湖北中兴食品有限公司的绿茶吸引了采购商的注意。“这是我们出口西非的绿茶,和我们国内喝春茶主要关注鲜爽度不一样,这个茶主要喝口感还有泡沫。”湖北中兴食品展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茶叶需要陈化一两年然后再加工,口感略带苦涩但是味道香浓,当地人会加很多的糖再喝。”

内外兼修激发新动能

食品企业出海,除了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消费习惯、文化背景,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还致力于为产品增加更多附加值。

健康是消费者关注的一大要素。“比起其他产品,我们做无添加合成防腐剂、无添加人工色素、无添加糖精钠及甜蜜素的广式蜜饯。”佳业食品展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出口到日本的日式调味梅及日式脆梅已有十多年历史,深受日本民众的喜爱。

同样地,鹰金钱公司也关注到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我们推出无糖茶饮新品,采用无菌冷灌装技术保留茶与花的原香。”公司展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碳足迹已成为产品出海的绿色通行证,本届广交会上,食品也刮起绿色之风。汕头市虹桥包装实业有限公司的展台十分惹眼,门口有一个利用2万多个“小瓶盖”组合起来的“盖世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关注。

“小瓶盖”它既可应用于食品、饮料产品包装上,又可让消费者使用完产品后实现环保回收,体验无限的拼装乐趣。小瓶盖的创新研发设计,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瓶盖赋能到包装产品后,致力构建一套有趣、好玩又益智的教育新模式,为客户提供了多样的营销方式,助于提高订单、促进复购。”

随着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国际采购商的青睐,需要内外兼修。除了绿色健康的品质,有趣的造型、多样的玩法也帮助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广州酒家集团粮丰园(茂名)食品有限公司展位上栩栩如生的核桃包让一众外国采购商瞪大眼睛:也太像核桃了,入口却是浓郁的奶香与甜糯的口感。“我们在面皮中加入了黑糖以提升口感和光泽,通过对模具进行了几十次改良,才使外皮花纹这么栩栩如生。”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方+记者 周中雨 李劼

编辑 刘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