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入粤,水土服不服?

南方产业观察 2024-11-08 20:39

挤!真挤!特别挤!

这是11月8日一早,深圳卓悦汇购物中心永辉超市重新开业后的客流现状。

00:47

广东首家接受胖东来调改的永辉

这家超市是永辉在深圳乃至广东的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门店,南方+在当天上午进行探店直播(点击跳转直播>>)时发现,店内确实有不少“胖东来”的影子。

从胖东来帮扶永辉调改,到永辉自主调改,全新的门店迎来热捧,这剂名叫“胖东来调改”的解药,究竟能不能帮助永辉摆脱困境?

入粤的“胖东来”

“大家都是冲着胖东来的名声而来的啦!”一位中年顾客在即将开门迎客的永辉超市门前告诉我们。而在现场与她一样守候着,想抢先对“胖东来版”一探究竟的,看上去最起码有数百号人。

大家在正式开门后鱼贯而入,由于人气太旺,超市早早地开启了限流措施,分批放人进入。

胖东来的名气无须赘言,这从永辉一家又一家调改门店的人气爆棚就可窥见一斑。伴随而来的还有销售额的冲高,以胖东来直接帮扶“爆改”的郑州信万广场门店为例,开业当天涌入的1.3万人,带来了188万元的销售额,是调改前日均水平的13.9倍。

“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的永辉超市。

“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的永辉超市。

这次来到广东,永辉爆改带来的变化集中在动线设计、商品种类和摆放、灯光设置、便民服务台等方面

比如荧光灯改射灯,不再人为设置顾客动线,淘汰七成多原有商品等。另外,胖东来特色的“DL”品牌洗衣液、燕麦脆、精酿啤酒,甚至是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个人书籍,都被摆在超市内显著的位置。

变化的还有员工数量与关怀措施。“这里的员工从原来的几十人扩展到现在的240多人,基层员工的工资也从原本3000多元提升至6000元起步。”永辉超市深圳区域营运总监黄钰钊介绍,除了工资,其他福利待遇还包括免费员工餐、生日节假日福利卡、入职1年可享10天年假等,处处都在向胖东来看齐。

“广东市场我们还是挺期待的,这边更加年轻化。”永辉超市副总裁、全国调改项目负责人王守诚说,结合深圳的消费习惯,卓悦汇门店也是永辉已经调改的12家门店中进口商品占比最高的,达到约两成。

永辉超市上架的潮汕特产专柜。

永辉超市上架的潮汕特产专柜。

但不论永辉还是胖东来,对于广东来说都属于“外来客”。所以在这家门店里,可以看到熟食区的脆皮烧猪、石岐乳鸽,蔬菜区的“供港野菜”,生肉区醒目的“潮汕牛肉铺”招牌,这些都让超市变成了“胖东来元素+广东元素”的复合体

能够看出永辉在这家门店还是下了功夫的,至于到底会不会水土不服,现在言之过早。

永辉与救命稻草

在深圳之前,永辉通过胖东来直接帮扶和自主学习调改,已经完成了10余家门店的改造。不论是郑州、西安,还是北京、福州,调改后的超市门店客流和销售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探店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所有宾客爆棚的调改超市,大家的目的都是近距离瞧瞧不出许昌、不离新乡的“胖东来”到底是个什么样。

这也体现在胖东来“DL”系列商品在当天开业没多久就已被顾客大量拿走,货架被慢慢清空。

胖东来“DL”系列商品。

胖东来“DL”系列商品。

至于永辉,则是人们身边耳熟能详的超市品牌,但即便如此,永辉仍旧持续拿着胖东来的经验改造自己,且改造进程还在加快,永辉释放的消息是明年春节前调改开业门店将有40到50家。

永辉的急迫或许来自业绩压力。

他们先前发布的三季报数据并不好看,营收同比下滑16.40%,前三季度共下滑12.14%,甚至三季度净亏损比例继续扩大。对此永辉归结为主动淘汰关闭尾部门店,以及部分门店改造导致的销售下滑。

事实上,永辉的困境也是传统超市共同的困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超市零售额比上年下降0.4%,而在此前这一指标曾连续多年增长。

“我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这是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的一句名言。而我们在现实中能够感知到的,便是大家对于传统零售超市不再“感冒”,诸如家乐福等知名连锁超市也在持续闭店撤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一份报告中提出,传统超市企业面临三大核心挑战,即到店消费客群持续流失、商品差异竞争逐步缺失和门店运营成本不断增长。

永辉的困境亦是如此,只不过他们拿到了“胖东来”这根救命稻草,并尝试紧紧抓住。

超市,是否过时?

围绕永辉的除了胖东来,还有突然闯入的名创优品。

9月下旬,名创优品突然豪掷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成了永辉的大股东。

当时这件事颇让外界看不懂,但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当时表示,这是他基于多次走访胖东来帮扶的永辉调改门店后做出的判断。

“我认为永辉基础很好,沿着现在的路走下去,它的业务将在未来几年脱胎换骨。”叶国富说。

传统超市被抛弃并不代表所有的超市和零售都要退出历史舞台,毕竟来自海外的山姆和Costco已经火了几年,到现在仍是开一家火一家。叶国富认为,这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不是线下零售不行了,而是传统零售和传统超市的商业模式有问题。

山姆的优势在全球采购能力、选品能力和供应链建设,所以也给人们留下了“品质保证”的印象,而这一点反而是众多传统超市并不具备的。

随着10月18日东莞店的开幕,山姆在中国已经有50家会员店,与之相比,永辉截至今年年中的数字是943家。

从趋势上看,山姆未来还有不少即将开业的会员店,而永辉则在削减门店数量。

“我们要先把存量店整体上恢复健康,尾部的店能调的就调,不能调的就闭掉。”王守诚说,当前永辉的任务仍是尽快让企业恢复健康。

调改后的永辉,为顾客设立服务台。

调改后的永辉,为顾客设立服务台。

永辉的调改还在进行,新门店也继续爆棚,只不过这些名气和影响还是胖东来给的,大家买的也依旧是胖东来的账,有如雨后春笋的调改门店,更像是“足不出户”的胖东来在全国各地的“分身”。

所以永辉也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如何让大家提到这些调改后的超市时,想到的首先是“永辉”而不是“胖东来”。

这个问题看似无关紧要,但关乎永辉的未来。

胖东来的成功固然值得借鉴,但市场或许不需要“到处都是胖东来”。

南方+记者 葛政涵 李劼 徐勉

编辑 古嘉莹
校对 张芳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