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奋进正酣,高质量发展的浪潮在西江之滨的云安区正汹涌澎湃。2月12日,云安区(云浮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擂响了催人奋进的战鼓。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比拼的是产业发展的‘硬实力’。”云安区委书记、云浮新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梁玉莉在会上掷地有声地表示,“我们要进一步凝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强烈共识,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为云浮乘势开启第二个‘云浮30年’奋进历程、全面建设‘六个云浮’贡献云安力量。”
奋进号角已吹响,如何立足区域禀赋,精准发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一道关乎云安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西江明珠,美丽云安
西江明珠,美丽云安
挺起“产业脊梁”,转型升级攻坚
“产业竞争是未来区域竞争的主战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是赢得竞争最关键的‘胜负手’。”大会的这番言论直接凸显了产业对于区域发展的至关重要性。
回顾云安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颗“西江明珠”因产业而立、因产业而兴。展望未来,这个宝藏之地也必将因产业而强。
1996年,云安县正式设立,由此开启了艰辛的“一次创业”,在“大水泥、大石材、大化工、大电力、大港口”的工业发展道路上,实现了许多从无到有的突破。
从2003年水泥企业的纷纷扎根,到惠云钛业在2003年的落户并最终在2020年成为云浮市第二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从2009年云浮新港的运营并成长为广东内河最大港口,到2012年以来云浮东高铁站、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华润西江发电厂、翔海光电产业基地、信创园等重大项目的相继落地……
云安经历了从农业小县到工业强区的华丽蝶变,新区也从江边小镇发展成为环境宜人、充满希望的西江新城。
云浮新区信创产业园。
云浮新区信创产业园。
近年来,云安的产业体系已打下坚实基础,绿色建材、绿色化工、绿色农业、数字信创、汽车零部件、医药康养等产业加速集聚,逐步构成了云安现代化产业的“雄厚家底”。
工业基础厚实。2024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制造业投资增长49.4%,上榜“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2家,中电建绿色建材产业园等一批百亿级十亿级的新项目挑起大梁。
云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云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农业特色明显。4个省级农业产业园稳步发展,白石西瓜、富林花生、镇安麻竹笋等“土特产”逐步打响品牌,云安生猪、肉鸡等绿色农产品走上大湾区市民餐桌。
然而,在肯定云安产业体系逐步优化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成链不成群不成市、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压力、新兴产业尚在培育阶段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规模小、链条短、现代化程度低、农产品品牌效应不足等问题也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这就要求云安要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围点”,全力构建“传统升级、新兴崛起、未来布局”产业发展形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抢占先机,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
找准“奋斗目标”,产业融合发展
“云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这是我们的底气所在。”“家是创业的起点,也是梦想的归宿。”大会上,除了区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代表发言,还邀请了10位企业代表发言。各行各业的企业代表们纷纷发言,分享了各自的发展故事,定下了今年的“奋斗目标”。
“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对于云安而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就要稳固这“四梁八柱”:
工业为基,锻造核心引擎。需推进新型工业化,立足比较优势和产业“风口”,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华润西江发电厂
华润西江发电厂
农业为根,夯实发展根基。需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提高粮食、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做大做强“土特产”经济。
服务业为翼,激活增长动能。需紧扣全区产业延链增值的迫切需要,聚焦群众不断升级的高品质、多样化需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云浮新港
云浮新港
设施为脉,筑牢发展基石。需加快公路、港口、能源、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推动通信、算力等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握其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行业边界日益模糊。在此背景下,企业更应主动破除行业壁垒,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西江经济带的产业链供应链,充分释放产业网络的综合效益,推动融合发展。
激活“澎湃动能”,做实产业家底
新春之际,万物复苏,元宵佳节前后,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在云安的工厂车间,机器轰鸣再次响彻云霄,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
同时,2025年一季度云安一批新开工的重点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启动,涵盖产业项目、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绿色转型等多个领域,项目布局紧贴发展主线。
新岁启航,云安产业体系建设的“澎湃动能”正蓄势待发,这股强劲动力如何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关键在于打好“云安制造”这张王牌。一方面,深耕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做深做实绿色建材、绿色化工这两篇文章,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另一方面,前瞻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一批百亿级十亿级项目建设投产、向成链成群集聚。
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
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
重心在于培优植厚“营商环境”发展沃土。以高水平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以营商环境改革优化企业服务,以资源要素保障强化产业支撑,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努力把云安打造成企业发展的沃土和投资创业的宝地。
突破口在于点燃激活“科技创新”发展引擎。推动创新平台扩容提质、产才融合提质增效以及政企联动纵深发展,做强做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国家高新区创建步伐,建立行业通用技术平台和数字化协同平台。
切入点在于弘扬发展“拼搏奋进”企业家精神。全力支持企业在发展中打头阵、唱主角,主动顺应本行业本领域最新发展趋势,以产品迭代升级赢得市场,为云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春风不负赶路者,时光不负追梦人。云安发起高质量发展的号召:保持赶早的心态、争先的姿态、奋斗的状态,政企同心、携手共进,加快建设具有云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举众力、集众智,汇聚改革磅礴力量;躬身入局、挺膺担当,必能当好改革排头兵。
南方+记者 冯焕哲
通讯员 云安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