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春第一会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交流研讨,吹响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2月12日,一场务实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汇聚政府部门、金融和保险机构、企业和协会等各方智慧,深入探讨“漠阳味道”“阳江海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助力阳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阳江山海兼优,条件得天独厚,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全省排名第九。目前,阳江市有农业类品牌127个,其中全国、全省名特优新农产品49个,“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5个,“粤字号”产品品牌73个。培育“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创新培优实践点11个,相继获得“中国春砂仁之乡”“中国蚝都”“中国南海渔都”“中国牛大力之乡”等“国字号”荣誉称号。阳江海水鱼苗、生蚝、青蟹、蚶、蛤等水产品产量全省第一,金鲳鱼、石斑鱼、斑节对虾等产量居全省第二。当前,阳江也正持续推进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培育壮大集种业、养殖、装备、精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打造“蓝色粮仓”,全市重力式深水网箱达到866口,年产量超4万吨、产值超12亿元,个数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二。
阳江拥有很多优质产品,也获得许多荣誉,但在全省、全国叫得响、具有竞争力的强势农业品牌却不多,宣传力度不足。所谓兼听则明,集思广益讨论农业品牌建设便成为了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我们的工作要有侧重点,今年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主题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的重点在哪里?我想,抓品牌建设就是我们的一个策略,所以今年开这个座谈会就是大家一起讨论怎么做好这项工作。”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梁道枫说。
会上,各县(市、区)农业、渔业部门汇报了各自品牌建设的情况,涵盖阳江水产品、食品加工、餐饮食材等8家企业和协会代表踊跃发言,结合自身当前的经营状况提出下一步品牌建设的计划。中国建设银行阳江分行、中国农业银行阳江分行、人保财险阳江市分公司以及平安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交流了今后对于各企业品牌建设的金融支持策略,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支撑。
在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后,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梁道枫总结了接下来阳江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六抓”。抓统筹,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业部门统筹好阳江农产品品牌建设,做好把关;抓重点,将“漠阳味道”和“阳江海鲜”两大品牌作为重点大力推广;抓品质,注重质量安全,以质量为本,向品牌迈进;抓创建,在质量和规模的基础上创建品牌,明确创品牌的类别、政策和标准,农业主管部门积极向企业提供信息、指引和帮助;抓宣传,有组织、有计划、有策划地在线上线下进行宣传;抓环境,积极营造一个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撰文:赵强 张淇越 潘杰峰
图片:阳江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