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商谈初心③|宏川:三十二载初心如炬,成就民营化工仓储龙头上市企业

作者 叶永茵;孙沛川 2025-04-28 13:13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即日起,东莞工商联携手南方日报推出《莞商谈初心》栏目,展示民企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踔厉奋发,争当时代先锋,不负人民重托,不负青春韶华。


风雨30载,从化工贸易到仓储龙头,从区域企业到全国布局,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宏川集团”)坚守“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的初心,让企业不断闯关,在发展的关键节点保持定力,在行业波动中持续壮大,让宏川集团从“小门市”成长为“领头羊”。

在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川看来:“初心是企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是企业文化的应有之义,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

“让企业生存下去”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表示:“几十年来,关于对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民营企业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1993年,虎门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经商氛围,此时,厦门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林海川闻风而来,做了一个另类的择业决定—东莞虎门一家镇属企业。

到了镇属企业,林海川被分配在下属子公司——虎门化工贸易公司,一家只有一块牌子,没有固定业务的公司,一家始于国道边上两间铺面的,从事销售油漆、天那水、润滑油等化工产品的小门市。

宏川集团董事长林海川在项目开工仪式上发言。

宏川集团董事长林海川在项目开工仪式上发言。

“我想要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20出头的林海川实际上已经承担了一个创业公司小老板的角色,他满怀激情、雄心壮志地邀请了几位高中同学一同干事创业,组成了最初的创业团队。在1996年镇办企业改制风潮中,他果断抓住机遇,承接了虎门化工的业务和人员,将公司更名为“宏川化工”,真正做起了老板。

企业改制后,褪去镇办企业的光环,业务开展起来并不容易。“在创业初期,我的初心就是让企业生存下去,为跟着我一起打拼的兄弟们谋一份稳定的生活。这种‘活下去’的朴素愿望,是支撑我们熬过创业初期的核心动力。”林海川说。

营收10万到数百亿的跨越,林海川把宏川集团从小门市发展成大型化工综合服务商,并推动旗下企业宏川智慧成功上市,成为民营化工仓储赛道上的龙头企业。

宏川集团总部。

宏川集团总部。

“打造一家有生命力、有竞争力的企业”

从化工贸易到化工仓储,宏川集团一切从“0”开始,在转型的关键节点上,林海川面临的是短期利益与长期战略的激烈冲突。

千禧年前后,化工贸易作为产业链中游的“夹心层”,不仅利润受到上下游挤压,更是由于缺乏优质资产,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为了谋求长远发展,破解竞争加剧与资金瓶颈的双重难题,我决定进军在产业链中具备更大话语权的化工仓储行业,建设宏川人自己的码头储罐项目。”林海川说。

然而,当时多数管理层主张“小富即安”,他们认为码头储罐项目资金投入大、审批门槛高、建设周期长,转型风险极高。宏川集团内部弥漫着疑惑与不解的气氛。

宏川智慧成都宏智库区。

宏川智慧成都宏智库区。

但是林海川清醒地意识到:“这个时期,宏川集团的初心已经从活下去升级到活得更好,要‘打造一家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

“这种生命力和竞争力,应该体现在嵌入行业价值链。如果今天畏怯退缩,十年后我们将更被动——那时就不是‘转型难’,而是‘生存难’。那些勇于突破自我、积极拥抱变革、成功熬过转型阵痛期生存下来的民营企业,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天空。”林海川目光坚定、敏锐地看向远方。

因此,即便面临管理层的不解,林海川仍坚持带领企业闯入化工仓储领域,并由此拉开了长达七年的韧性角逐。幸运的是,这种对初心的偏执最终转化为团队的共识,指引着宏川人克服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经验的困境,成功完成项目建设。

2007年,宏川旗下第一个化工仓储项目——东莞三江港储一期项目正式投产,为宏川后续上市及跨区域并购奠定了核心资产基础。“企业转型的阵痛期虽然艰难,但正是这段经历锤炼了民营企业的意志和品质。”林海川说。

宏川智慧太仓阳鸿码头。

宏川智慧太仓阳鸿码头。

经过一次次试水,宏川终于找准了赛道,从化工贸易向化工仓储转型,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

随着企业发展,林海川的初心逐渐升华为“打造一个有生命力、有竞争力的企业”,目标从单纯活下来变成活得更好、活得更长久。“虽然,我们关于‘初心’的内涵一直在延展,但是内核一直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林海川说。

宏川智慧福建港能库区。

宏川智慧福建港能库区。

回望过去30多年来,宏川集团经历了无数次“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锤炼了企业的意志,锻造出了一支遇到困难绝不退缩的宏川铁军。

林海川说:“作为化工行业服务商,我们如果没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就不会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如果没能为员工提供成长的舞台,就不会在一次次危机中凝聚起‘一条心、一股劲、一目标、同发展’的战斗力。”

正是这一份初心,让宏川集团关关难过,关关过。在1999年,宏川集团曾面临一次“生死大考”——当时2000吨进口甲苯因油库储罐清洗不当受到污染,价值千万的货物面临报废,而油库拒绝担责。当时摆在林海川面前有两个选择:委托外部企业处理虽然简单便捷,却会造成巨大损失;自主处理则面临缺设备、没经验的双重困境,最后损失可能更大。

权衡之下,林海川毅然选择迎难而上——带领团队耗时3个月蹲守油库,最终找出用活性炭吸附法小批量净化的方式,成功挽回了损失。这场“硬仗”不仅让宏川掌握了污染处理技术,也埋下了宏川集团从贸易转型仓储的伏笔。“我当时就谋划,将来宏川一定要有自己的仓储库区,这样就不用再受制于人,还能给更多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林海川说。

“党建+”项目破解党建和业务“两张皮”

在多个场合,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调“三个没有变”,给广大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作为企业的掌舵人,林海川带领宏川集团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企业落地生根。

安全高效运营对整个化工仓储产业链稳定至关重要。宏川集团党委建有完善的“党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党企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实现党企工作同谋划、同促进。

宏川智慧储罐特写。

宏川智慧储罐特写。

林海川谈到,宏川集团坚持“抓党建从业务出发,抓业务从党建入手”的党建工作路径,推行了多个“党建+”项目。比如,通过“党建+”安全,站好安全生产岗哨;通过“党建+”合规,筑牢规范经营防线;通过“党建+”攻关,突破业务难点痛点;通过“党建+”创新,点燃跨越发展引擎;通过“党建+”公益,践行初心传递爱心。未来,宏川集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访谈】

林海川:初心是企业发展的“定海神针”

南方+:若未来企业交棒给下一代或职业团队,您希望如何将“初心”转化为可传承的企业文化或制度?您认为“初心”对企业长期发展有何意义?

林海川:在我看来,初心是企业发展的“定海神针”。30多年来,从化工贸易到仓储龙头,从区域企业到全国布局,宏川集团的战略不断调整,但“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的初心内核从未改变。这种稳定性让我们在业务转型、并购整合、上市闯关等关键节点保持定力,也让企业在行业周期波动中持续进化。

南方+记者 叶永茵

设计:袁永平

编辑 冯文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