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村镇:打造工业专业镇典型样板,迈向湾区千亿工业强镇|高质量发展看增城

作者 李鹏程 2025-02-07 12:31

2月7日,继蛇年新春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后,广州市增城区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增城区镇街代表在会上发言。仙村镇党委书记袁成光表示,2025年,仙村镇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决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立足区委、区政府“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抢抓国家级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东部中心、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三大重大平台建设机遇,围绕“打造湾区千亿工业强镇”的总体目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打造工业专业镇典型样板,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仙村贡献。

仙村镇将重点抓好三大方面工作,不断推动镇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力产业体系,推动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立足仙村园区南区、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园建设,推动智能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做好园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发挥现代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二是优化一二三产结构,以工业为持续发力增长点,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特色农产品文章,加快谋划布局商业服务配套,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圩镇城市功能。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衔接,推动建立汉东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研发中心、广汽华亿智造研发中心,加强创新与产业链对接,推动广汽零部件、恒升吉、中交智谷科创云廊等项目建设,提速项目落地产值转化,助推全镇产业布局结构优化。

聚力要素保障,拓宽发展空间载体

一是加力土地整备,2025年仙村镇计划征收土地612亩、报批965亩,让“生地”向“熟地”转变,持续储备可出让用地,为产业落户提供空间保障。坚持抓住“工改工”“城中村改造”,用好用活“二十条措施”政策,撬动京东等企业对低容积率积极自主改造,从以“政府投资”为主转向激发“社会投资”。二是落实项目要素保障,做好项目落地建设临水、临电、临路等“五通一平”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积极争取更多项目获得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国债等资金支持,释放项目“牵引力”支撑产业发展。三是加大重大平台建设保障,提速碧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助力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区认定,按任务时间节点加快动工建设。

聚力发展动能,招大引强优化服务

一是聚焦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板块成形,加强产业链强链补链,践行“一把手”招商机制,做好项目“招商首席服务官”,力促华楷等在谈产业项目落地开工。集中力量资源整合万洋、中交(沙滘工改一期)、荔新路两旁园区,以集群发展理念切合产业链条招大引强,切实提高招商效能。二是落实项目“落地、投产、达产”闭环机制,由班子“一对一”服务挂点,将服务节点靠前至项目洽谈,推动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全力服务特拓、恒升吉等在建项目筹建,推动新程、华旭、华研及万洋等拟进驻企业年内入驻投产,实现产值转化。三是持续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定期走访服务全镇企业,以“挂点联系+定期研判+清单闭环”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筹备举办重点行业、领域供需会等,强化镇内企业合作衔接。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袁成光表示,仙村镇将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上下一心、奋勇争先,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展现仙村担当,贡献仙村力量。

南方+记者 李鹏程

摄影 谢锡权

编辑 余妍玲
校对 叶剑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